作为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激光被誉为“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光谷科创企业对激光的运用早已炉火纯青,如今在半导体、智能驾驶、新型显示等领域,诞生了众多科技研发成果。而如何做好研发成果的运用和产业化落地?光谷的探索是,政府搭建共享、开放、前沿的中试验证平台,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合力攻关,大大缩短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

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部长吴畅:我们以“用”为导向,所有需求都是来自产业的真实需求,根据产业需求去定义研究方向,真实解决产业上下链里真正共性的关键技术。最终将这些共性技术开发完成,共享给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合作伙伴。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现在已经是光谷的赛博新地标。每天都有很多机器人在这里接受动作训练、数据采集。在创新中心可以看到,制造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31种关键零部件,包括大脑芯片、激光雷达、灵巧手、减速器等,一多半都能够在光谷快速得到配套,而其中很多都是来自光电子信息企业。正是这种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更多的新成果、新业态,也让我们感受到光谷创新的蓬勃动能。

“十四五”期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0404家增至近30000家,增长近两倍
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十三五”末的7439家增至46532家,增长超5倍,数量全国第四。
技术合同成交额从“十三五”末的1687亿元增至55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十三五”末的2402亿元增至5743亿元,增长139%。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以光谷为原点的创新之光
正成为荆楚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