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武汉,攀高争先当龙头

武汉,攀高争先当龙头
2025-08-19 09:08:43 来源:大武汉客户端

择高而立、向上而行,这座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的城市,责无旁贷地扛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的使命。

东湖科学城汇聚全国最硬核科研力量,汉江国家实验室由筹转建,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达41家、牵头数全国第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也初具成效。夕阳西下,东湖高新区九峰山实验室的灯光已次第亮起。今年3月,全国首个100nm高性能氮化镓流片PDK平台在这里发布,30多家半导体企业接踵而至,科研团队迅速进入“接单模式”。夜色中,技术的微光汇成星海,点亮武汉的产业版图。

创新从一开始就奔着产业去。沿高新大道,长飞光纤、中国信科、华工科技分布两侧,武汉新城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武创院”首批3家创新枢纽启动运营,创新单元总数达到95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在这里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瞄准难题,一项项技术攻关成果闪现。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首台掘爆机等成果相继问世,高端芯片、“稻米造血”创新药、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世界领先。

在“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引下,武汉积极探索产业转型路径,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产业升级引擎全速运转——汽车、钢铁、化工“三大战役”齐头并进,新能源汽车产量16.6万辆、同比增长16.5%;武钢年产55万吨的全球最高端无取向硅钢项目投产;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超20%;先进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加快突破,上半年规模超300亿元。

数字经济脉动强劲——去年底,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50%,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14.6%;软件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全国首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在汉运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1000家,产业规模三年均增30%以上。“汉融通”促成融资4218亿元,主要指标居中西部同类平台第一。

民营经济与“专精特新”企业星火成炬。截至6月底,武汉民营企业达115.9万家,上半年净增18.2万户,增速13%,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全球首款SC频段手机直连卫星相控阵天线、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越来越多实验室的成果已在市场上“各就各位”,如今创新链与产业链像咬合紧密的齿轮,推动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新活力,也催生出新兴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枢纽,是武汉的地理禀赋,更是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牢记总书记嘱托,武汉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当务之急,先建强通道。

年初,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投用,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拥有机场三跑道城市。距此100公里外,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打造服务全球国际贸易的航空货运大通道。

汉南港区获批临时开放,成为长江中上游为数不多的具有外贸功能的汽车滚装船港区。黄金水道不断释放“黄金效益”。

获批建设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武汉不断完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网络,参与构建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关键词:武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