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105公里的东湖绿道串联起磨山、听涛、落雁等景区,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欣赏独具特色的城市湿地景观。今年端午假期,武汉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东湖绿道是最热门的打卡地之一。
在武汉天地商圈,历史建筑与现代商业巧妙结合,20余家国际餐饮品牌聚集于此,这里成为游客社交消费的热门选择。今年5月,持续10天的“HOCH汉堡节”在武汉万象城落幕,卖出约34万个汉堡,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0万人次。端午假期,“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20周年庆典展览”内地首展在武昌万象城开幕,每天都有各年龄层的市民、游客直奔商场“寻宝”。这些潮流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让武汉成为区域消费的“引力场”。
武汉作为全国夜经济强市,持续优化夜经济发展环境,创新产品供给,促进商旅文体融合,提升夜间商业和市场活力。暮色渐沉,璀璨灯火下,市民游客们或乘坐长江游船,欣赏流光溢彩的长江灯光秀,或漫步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等夜间消费集聚区,购物、娱乐、品尝美食,多样的夜间消闲方式,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烟火图景。
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汉超”)于8月16日揭幕,将持续至11月上旬。联赛期间,同步推出“汉超”美食生活荟活动,发放“汉超体育消费券”,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打造观赛消费新场景,释放体育经济新动能。
从历史街巷到自然山水,从主题活动到特色IP,武汉正以多元共生的消费场景,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气质”,既有“流量”更有“留量”。
高水平开放推动消费升级
武汉阳逻港,巨轮往来穿梭,集装箱码头作业繁忙。目前,武汉港形成以阳逻港为中心、多港协同的集装箱港口群,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超400万标箱,年吞吐能力达1.5亿吨,拥有阳逻港、花山港、汉南港3个开放港。作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2024年,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7万标箱,出入境船舶超100艘次,两项数据领跑长江中上游地区。
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武汉充分发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优势,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消费升级。
6月,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已扩展至55国,“China Travel”持续升温。今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共运营国际及地区航线20条,实现客运枢纽洲际连通、亚太畅通、国内畅达。2025年上半年,从武汉机场口岸入境的外国人达6万余人次,比上年同期的4.17万人次增长44%。
随着过境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境外旅客的消费热情与日俱增。5月30日,由王府井集团与武商集团合资运营的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在武商MALL投入试运营。这是《市内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全国首家新开的市内免税店。7月1日起,湖北省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截至目前,武汉市已有离境退税商店62家。
近年来,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31.9亿元,增幅居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增速达7.3%。
从“货到汉口活”的历史荣光,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进程,武汉始终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敢闯敢试的精神,全力打造国际消费新高地,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