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
湖北上半年GDP增速6.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实现“大省领先、中部领跑”。
这也是湖北最近三年最好的表现。2024年上半年湖北GDP增速为5.8%,2023年上半年为5.6%。湖北发布称,湖北GDP走出了一条“经济加速回升、疫后加快重振的优美曲线”。
从GDP增量来看,湖北上半年增加约2300亿元。而同样位于中部且经济体量接近的河南,上半年GDP增速5.7%,但GDP增量只有452亿元。
这直接导致湖北与河南的GDP差距急剧缩小。2023年上半年,两者差距为5067亿元,2024年上半年差距为3885亿元,今年上半年大幅缩小至2041亿元。
实际上,放到全年来看,也是同样的趋势,并且已经持续多年。2019年,河南GDP领先湖北8431亿元,而2024年只领先3577亿元。
河南长期是中部经济第一省,随着最近几年湖北的追赶,坊间有不少关于湖北何时超过河南的讨论。
实际上,湖北各方面都在追赶河南,比如外贸。此前河南是中部外贸第一大省,富士康及其代工的手机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但随着产能转移风险和市场收缩压力加剧,河南外贸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湖北则在快速上涨。今年上半年,湖北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28.4%,与河南的差距缩小至100亿元左右,全国排名也显著提升。
再比如物流,上半年,湖北快递业务量、公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4.1%、12.5%、13.1%、53.4%。鄂州花湖机场货运也已经超过新郑机场,而新郑机场此前一度是中部货运第一。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认为,湖北地理位置优越,但此前枢纽建设和交通配套比较滞后,导致区位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近年短板被补齐,湖北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势能迅速放大。
这些货流的变化,也反映出当地经济结构变化,其高新技术产业势头正盛。官方信息显示,上半年,湖北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特别是电子元件、锂电池等产业增长较快。
汽车是湖北的支柱产业,以东风为代表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起湖北万亿级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但由于向新能源转型不及时,湖北汽车产量不断下滑。
而现在,当地汽车业正在回升。上半年,湖北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5月、6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消费和投资同样没有落下风,上半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7个百分点;社零增速高于全国水平1.9个百分点。
正在“狂飙”的湖北,与河南的差距越来越小,如果该趋势持续,湖北成为中部第一省不无可能。
承压
与湖北的“优美曲线”不同,广东则是波动前行。
上半年,广东GDP增速仅为4.2%,落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在已公布数据省份中排名倒数第三,仅高于山西及青海。
实际上,去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增速也不高,仅为3.9%,同样比全国水平低1.1个百分点。再往前,2023年上半年,广东GDP增速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
此前有媒体分析指出,冲击广东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房地产下行。尽管房地产深度调整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广东集中了较多头部企业,庞大的家具、家居、建材、家电产业链对地产依赖性更高,受到的拖累更明显。
今年上半年,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6%,相较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2%,降幅仍在扩大,这也拖累广东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是降幅最大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