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孝感千家企业凭“信用”获授信70亿元

孝感千家企业凭“信用”获授信70亿元
2025-07-16 09:42:38 来源:湖北日报

有了湖北银行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的支持,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流动资金充足、生产快马加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倪娜摄)

有了邮储银行孝感市分行6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湖北生龙清米酒股份有限公司顺利扩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桐通讯员蔡青阳摄)

金融“活水”解渴,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研发出70多款童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倪娜摄)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孝感市高度重视金融助企纾困工作,今年全力争取和加快落实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

截至6月末,孝感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37.67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303.12亿元,同比增幅14.07%,增幅排名全省市州第1位。上半年,全市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0.99亿元、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8.2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08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桐

通讯员彭志浩李强刘昌铸

“真没想到,无需任何抵押物,仅凭数据就能贷款。”6月25日,大悟县顺安公路设施有限公司获得大悟农商银行300万元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缓解了原材料采购和项目建设中的资金压力。

这是孝感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金融创新部署的一个缩影。今年,我省创新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农民个人信用价值贷、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简称“两农”信用贷)三大政策性金融工具,直击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孝感政银企协力推动三大政策落地生根,通过数据赋能精准“画像”,财政增信共担风险,有效破解了轻资产市场主体的融资难题。截至6月底,全市已有超千家企业凭借“信用”获得无抵押授信超70亿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发展快马加鞭。

知识价值贷雪中送炭

湖北洋田出口订单有保障

盛夏的汉川,热浪袭人。湖北洋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同样热火朝天。年过七旬的掌舵人胡晓红精神矍铄,穿梭在生产线间,近千名工人加班加点赶制婴儿推车、安全座椅等产品。

“淡季不淡,订单已经排到了9月份!”胡晓红语气中带着欣慰。作为汉川童车产业的骨干企业,洋田公司手握70余款自主研发产品,每天有3000多台童车从这里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夺回因产能不足而丢失的市场份额,公司在孝昌投资了新项目,汉川基地也在扩能。“设备、人工、原材料投入像流水一样,资金链绷得紧紧的。”胡晓红坦言,想贷款,但能抵押的厂房设备早已“押无可押”。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我省创新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政策,依托省科创“智慧大脑”平台,从创新人才、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创新产品等7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精准“体检”和评分,划分A—E五个等级,对应最高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无须任何实物抵押。

孝感市科技局迅速行动,联合金融机构送政策上门。洋田公司凭借其扎实的研发积累和创新能力,被平台评为A级。7月1日,湖北银行汉川支行为洋田公司发放800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

“真是雪中送炭!”胡晓红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以前想都不敢想,靠知识、专利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能贷到款,利率还有优惠。丢失的市场,一定要抢回来!”

“知识价值信用贷的核心,在于充分挖掘和释放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信用价值,为‘规模小、轻资产、无抵押’的科创企业打开了融资新通道。”孝感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广泛动员和精准服务,全市已有10497家科技企业入库“智慧大脑”平台。截至6月底,897家企业获得授信60.67亿元,已提用贷款30.99亿元。

商业价值贷消除“成长的烦恼”

湖北鼎新上新扩能底气足

在安陆市华美智造产业园区,湖北鼎新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温熔炉将回收的金属废料熔化提纯,再按需配比其他金属,铸造成一块块高附加值的锌合金锭,广泛应用于拉链、五金、汽配等产品。

这家从东莞转移过来的企业,2021年落户安陆后发展迅速。“前年投产了4条生产线,今年又新增了4条生产线。”公司采购与销售总监黄联聪表示,安陆项目前景看好,但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扩能投入大,资金周转难,抵押资产少。

安陆农商行府城支行行长杨艳的一次走访,为鼎新公司带来了解决方案——4月份我省创新推出的“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该政策依托“鄂融通”省级平台,构建了涵盖经营基础、经营能力、社会价值、创新能力、品牌价值等五大维度的评价体系,为企业进行商业价值信用评级(A-D级),同样免抵押,最高可贷1000万元。

通过“鄂融通”平台打分,湖北鼎新被评为B级。6月25日,该公司向安陆农商行提交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申请。6月27日,300万元贷款到账。

“速度快得超乎想象,利率还比抵押贷款低。”公司负责人温建军对这次融资赞不绝口,“这让我们将东莞产能加速转移到安陆的信心更足了!”

“商业价值信用贷与知识价值信用贷形成有效互补,精准滴灌那些经营稳健、前景看好,但苦于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孝感市经信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大量中小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普遍遇到融资难题,商业价值信用贷的出现可谓雪中送炭。

为了让企业快享政策红利,市县经信部门密集开展政策宣讲和银企对接,引导企业入库“鄂融通”。同时,依托“孝感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水电等部门数据,实现银企信息“一键共享”,提高办贷效率和成功率。

截至6月底,全市1912家企业入驻“鄂融通”平台,373家企业获得授信10.29亿元,已为343家企业放贷8.25亿元。

“两农”信用贷解了燃眉之急

“一亩三分地”流转土地5000亩

七月的云梦,田野葱茏。湖北一亩三分地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显平站在一片广阔的蔬菜基地旁,心中踏实了不少。作为云梦县今年重点引进的农产品一级批发商,该公司流转了5000亩土地,打造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推行“产地直供”模式。

新模式既打开了云梦蔬菜的销路,也意味着巨大的前期投入。“土地流转、农资采购、大棚建设、人工工资,哪一项都需要钱!”李显平为融资四处奔走。然而,农业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摆在他面前:核心资产是土地经营权、大棚等“轻资产”,在银行“重抵押”的传统风控模式下,融资之路屡屡碰壁。

转机源于一项聚焦农业农村的金融创新。今年4月,我省启动“农民个人信用价值贷”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试点。政策依托湖北省信贷直通车平台,构建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农村资产信用价值2个评估模型,对申贷主体进行信用价值评估,最高可分别授信100万元和1000万元,无需传统抵押。

云梦县是全省10个试点县之一。在孝感市、云梦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大力推动和协调下,交通银行孝感分行迅速响应,将一亩三分地公司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经过高效评估,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300万元农村资产信用价值贷款的授信审批。6月30日,贷款到账,解了李显平的燃眉之急。“太及时了!这笔钱正好用于支付土地流转费和蔬菜收购款。”李显平喜笑颜开。

“‘两农’信用贷是破解涉农资产‘确权难、评估难、抵押难’三重困境的关键一招。”交通银行孝感分行行长袁智明表示,该行正积极对接符合条件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划三年内投放“两农”信用贷款5000万元。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关键词:孝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