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中国电信湖北分公司湖北机动通信局调度室主任
邓月婵武汉市江岸区宝捷应急救援队副队长
兰蓓蓓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十堰分局白河水文站副站长
杨新建湖北同诚通航武汉亚心总医院航空救援中心飞行机长
孟海清咸宁市咸安区公路管理局应急中心主任
敖凯钟祥市防汛抗旱应急抢险队党支部书记、队长
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战训保障分队
“全国三八红旗手”喻梅工作室
侯梦巡十堰市房县县委督查室干部
谷城县应急管理局
风雨袭来,他们是那束穿透黑暗的光;危难当前,他们是挺身而出的身影。他们以血肉之躯筑牢安全防线,用昼夜不息守护万家灯火。他们用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誓言,用坚守书写平安荆楚的动人篇章。
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湖北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荆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宣传展示活动榜单正式发布。王金钢等9名个人和1个集体当选“荆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邓涛等7名个人和3个集体获“荆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提名。
荆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
工业4.0安全达人|王金钢
王金钢,男,42岁,中共党员,现任黄石沪士电子有限公司安全部经理,多次荣获黄石市级、区级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王金钢从江苏昆山来到湖北,担任黄石沪士电子工业安全课课长,参与建厂并担纲安全管理。他“5+2”“白加黑”投入工作,现场排查安全隐患、纠正作业人员违章,即使发现劳保用品摆放不合理,也是“婆婆嘴”反复讲,“多跑腿”不断优化安全生产布局,找出破解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钥匙”,始终对标高水平安全,打造更安全的车间生产环境。
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技术创新,对标工业4.0,搭建“智能化工厂”平台,针对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等岗位,果断实施“机器换人”,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
在消防部门指导下,王金钢建起企业“智慧消防”应用平台,在发生异常及火警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责任人。他因企制宜,创新将厂房班组实行高、中、低风险分级管控,在车间入口张贴风险平面告知图。
他一手抓实各部门负责人安全责任制,一手落实员工安全生产责任,特别是亲自制定的沪士电子安全工作“12377”模式,正在让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人民群众生命的守护神|李志强
李志强,男,50岁,中共党员,现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湖北)队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他扎根应急医学救援事业16年,坚持无偿献血20余年,多次荣获湖北省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李志强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医务人员奔赴现场,在院内设立爱心病房,收治38名重症伤员。汶川归来,在他的牵头下,医院正式组建4支卫生应急队伍。2009年他和团队连续手术4个多小时,从患者脑部取出52块颅骨碎片,挽救了一级英模的生命,创造了奇迹。
新冠疫情期间,李志强逆行在各大“战场”,担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常务副院长,36个小时内完成方舱医院信息化等基础建设,带领700余名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守护着1000余名患者安全。2022年4月,他带领50余位医护人员赴沪支援,二度进舱。59天的征战中,实现感染者零投诉、高满意度、团队人员零感染。
10余年来,他参与多次救援行动,包括玉树地震、“东方之星”号沉船等救援行动。他牵头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建设,组建了湖北省紧急医学救援联盟,推进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打造中部地区医疗应急的“硬核力量”。
从部队到地方不改敢打硬仗本色|周红心
周红心,男,44岁,中共党员,现任麻城市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2017年被省总工会认定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周红心所在部队奔赴灾区展开救援,他成功救出4名学生,撤出时他将身上仅有的500元和食物全部留给灾区群众。地震救援结束后,周红心还带队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荣获“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称号,2010年1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6年,转业到麻城市安监局后,他主导推动30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档”,10家矿山企业和210余家工贸企业创建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2022年7月起,他连续驻矿4个月,组织30余场次“矿工夜校”,培训3100余名矿工。
2022年4月,周红心在检查时发现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面对企业负责人拒不配合,甚至言语威胁挑衅,周红心敢于亮剑,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促使该企业负责人积极整改并诚恳接受处罚。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以来,周红心共开展执法检查800余次,累计发现隐患6000余条,下发文书800余份,立案36起,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八年忠一事只为保民安|曾剑舞
曾剑舞,男,54岁,2016年至2024年任安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现任安陆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
他创新性实施“应消一体化”改革,构建“应急主建、消防主训”的新型管理模式,打造了覆盖全市的三级联动救援体系,为全省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提供了“安陆方案”。
他主导开发“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全市实现“风险识别一张图、隐患监测一张网、应急调度一键通”和视频调度五级贯通。首创烟花鞭炮“安全仓”管理模式创下7年“零事故”纪录,多项创新成果获得省市表彰。
面对危化品泄漏、森林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他始终冲锋在前,成功处置重大险情。他推动建设村级应急服务驿站,让安全防护网延伸到“最后一米”。
在他的带领下,安陆市应急管理局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安陆市应急管理试点改革成果和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入选了应急管理部干部培训学院的“地方应急管理良好实践案例”。
他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以开拓者的勇气、实干家的作风,为全省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树立了新标杆,展现了应急管理系统党员干部的时代风采。
安全“尽精微”危险变无危|魏其涛
魏其涛,男,56岁,中共党员,现任襄阳市应急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评价师,坚守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一线37年,先后获得湖北省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优秀工作者、襄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他临危受命,离开了从事十余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岗位,坚持“稳、真、严、实、慎、细、勤”七字工作方法,一心扑在“急难险重”岗位上,承担起全市770家危化品企业、16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2000余家烟花爆竹零售门店的监管重任,并指导枣阳、宜城于2023年率先建成D级(较低安全风险)化工园区。2020年、2022年、2023年实现全市危化品和烟花爆竹行业领域“零事故”。2024年全市6个化工园区全部“创D”成功。
在2021年发生的某企业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和某企业燃爆事故中,魏其涛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他的精准指导下,3名昏迷人员得到成功救治,20多吨危险化学品被安全稳妥处置,避免了发生次生灾害。
他还制定了隐患整改溯源“五落实+三层次”模式,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调研访谈工作等,通过完善各项机制助推安全管理工作走深走实,强化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防范重特大事故。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救援先锋|母书城
母书城,男,30岁,中共党员,现任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襄城区大队环城东路站班长,一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3次,荣获“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襄阳楷模”年度人物、襄阳市“最美退役军人”、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参加消防工作12年来,母书城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000余起,救援群众500多人。新冠疫情期间,他支援仙桃市彭场镇52天,搬运防疫物资1万余件。2020年,他参加支援江西抗洪,成功封堵管涌17处。2021年4月,他独自攀爬70余米伏羲雕像解救被困父女。同年7月主汛期,他救援70余名襄阳群众后又赶赴河南增援,救助转移群众399人次。2022年3月,襄阳北街商铺起火,他成功转移7套液化气罐。2022年6月襄阳一酒精厂发生火灾,他带队成功处置了醋酸乙酯着火罐的险情。
他带领队伍在市级消防救援队伍比赛中夺得一等奖,他在襄阳市“中国梦劳动美”职工宣讲比赛中斩获第一名。他和困难群众结对子,热心助残、助学,积极为社区、单位开展消防培训,累计培训群众达11000多人。
他说:“烈焰熊熊,我们奋力抢险;房屋倒塌,我们掘出生命的通道……这都是消防员应有的职责担当!”
灾害易发区救灾女将|何艳芳
何艳芳,女,33岁,中共党员,现任恩施州咸丰县减灾备灾中心主任。作为“90后”灾害信息员,她在防灾减灾救灾岗位工作了近9年时间。
2023年7月25日,恩施州咸丰县暴雨来袭,当日11时40分,接到曲江镇春沟村滑坡导致两栋房屋被掩埋的报告后,她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并联系救援,随后又回到办公室组织信息报送,待忙完回家已是第二天凌晨,像这样的情况已是“家常便饭”。
2023年9月20日,咸丰县唐崖镇发生暴雨山洪,她及时“叫应”,协助上级果断指挥组织受山洪威胁地区101名外来工人紧急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2024年7月11日,她又因判断准确、“叫应”及时、处置果断,及时协调组织群众避险转移,挽救了10名群众的生命。这两起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这几年,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咸丰县成功创建了2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成了全县应急避难场所和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
近3年来,何艳芳累计组织报送灾害隐患信息400余条,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000余人次,积极争取、组织发放救灾资金4000余万元,组织940余户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参与救助受灾群众13.45万人次。
荆楚应急故事的忠实讲述者|黄忠
黄忠,男,42岁,中共党员,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个人记者生涯20年,服务安全、应急战线就有6年,近年来每年采写应急管理宣传报道120篇以上,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应急管理宣传优秀记者。
唱响宣传主旋律,传播应急好声音。在恩施建始,他深入吴家湾煤矿300多米深的矿井巷道中,实地探访驻矿员蹲点帮扶解难题的助企举措,写下深度报道《地下300米矿井内亮起安心矿灯》。在全省各地的倒房重建现场,他写下《全省2311户因灾倒房户新房过年》,讲述全省应急管理部门帮助受灾困难群众重建家园的暖心故事。
聚焦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宣传“五进”等重大主题,黄忠深耕一线,积极传播应急“好声音”。2023年6月,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场活动在汉举行,黄忠和团队一起,推动全国41家媒体参与报道,全媒体报道流量超过1亿。
近年来,黄忠创新宣传报道手段,通过短视频、长图、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等科普知识宣传,推出“珍爱生命严防溺水”科普公益活动、“温暖过冬安全相伴”冬季应急科普公益宣传活动,全省230多万人接受安全教育,共筑安全“同心圆”。
谋“安”有章法应急有实绩|熊鲲
熊鲲,男,52岁,现任仙桃市危化品专业应急救援队队长、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
2016年,湖北绿色家园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沔城镇迁至仙桃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熊鲲一直坚守在项目建设一线,全程把关,全面对标化工企业最高标准,在新厂实施全流程自动化改造,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智能化管控平台。
他坚持安全生产从全员、全盘抓起,严格落实“12345”安全管理方法,推动全员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推行“现金奖励+绩效考核”等。在他的主导下,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护航大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行稳致远。
他大力营造“岗位成才”氛围,鼓励从业人员提升学历和技能,推动出台相关规定对学历提升人员进行奖励。企业化学、化工等专业学历人员占比近50%。
在熊鲲的主导下,“绿色家园”组建了一支72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和8人的专职消防队,按照准军事化、专业化、常备化的要求,打造了一支应急“铁军”。他还主动请缨,担任仙桃市危化品专业应急救援队队长,积极参与各类化工应急救援,先后参与了槽罐车二甲苯泄漏等10多次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当好荆楚大地光明卫士|国网湖北电力应急救援基干分队
国网湖北电力应急救援基干分队成立于2012年,他们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铁军精神,在重大灾害与突发事件电力救援最前沿,铸就守护电网与人民的“光明长城”。
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他们星夜驰援,为救援现场点亮首盏明灯,全程保障,与死神竞速。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他们大年初一逆行出征武汉,誓言“疫情不止,我们不退”,以不灭灯火筑牢抗疫信心防线。面对暴雨洪灾,他们率先抵达电网险情现场,高效勘查、抢险加固,守护电网命脉。在历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他们冲锋在前、勘查处置,于皑皑冰雪中擎起党旗,铸就独具湖北特色的雨雪冰冻电网防护体系。
电网应急能力建设,他们是坚实的后盾。2014年至今,基干分队面向全省电网系统累计开展培训80余场,授课1500余课时,培训学员多达3000余人次,团队编写《应急救援基干分队标准化工作手册》《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应急处置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促进了电网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
国网湖北电力应急救援基干分队以铁肩硬脊,勇做护卫电网的“排头兵”、党和人民的“守夜人”,用一次次无畏逆行和专业担当,生动践行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荆楚大地最可靠的“光明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