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此,湖北于2025年4月份出台《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依靠数据增信和财政增信两手并用,通过重构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评估模型和重塑信贷运行流程,让广大中小企业依靠其自身商业价值获得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长江商报记者登录湖北省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运行平台查询发现,截至7月9日记者截稿,全省入库企业总数已达512935户,共有7722户中小企业凭商业价值获得银行授信,授信总量243.78亿元,完成放款10452笔、放款金额约219.10亿元。
累计发放超1万笔贷款
在湖北,一场以金融创新助力企业融资纾困的生动实践正如火如荼展开。
湖北某农业发展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逐渐崭露头角,但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遭遇了资金瓶颈。工商银行荆州洪湖支行在接收到该企业的平台申请后,主动匹配产品需求,仅用3个工作日,就高效完成了数据授权、系统审批和贷款发放全流程,成功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其燃眉之急。
“这笔资金堪比‘及时雨’。商业信用贷的政策,让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切实得到了实惠,享受了红利!”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后期企业将利用该贷款,进一步扩大农副产品的收购规模,力争走向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无独有偶。湖北星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年轻企业,但和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样,该公司以前很难获取大额信用融资。
中国银行黄冈分行收到企业贷款需求后,实地查看了企业硬件设施以及各类经营资料,认为该企业在行业内经营合规、信誉良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与综合考量,该行决定给予1000万元信用贷款。当月,贷款发放到位,企业新项目立马开工。
“今年新接3个项目,2个已开工,上半年工程进度超预期。”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多亏了那笔1000万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雪中送炭”。
两家企业成功破冰融资难题,都得益于湖北今年推出的一项信用贷款改革工作。
2025年4月,湖北推出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政策,首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湖北省经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人行湖北省分行、湖北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出台《办法》,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因缺乏抵质押物而融资难、融资贵,银行因信用信息不对称而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评估模型和风险分担机制,更好支撑“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融资,让广大中小企业依靠其自身商业价值就能获得信用贷款。
这一创新政策施行以来,为更多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1万户企业入库,其中2.3万户企业申请贷款总额近990亿元,累计为超过1万笔贷款放款超219亿元。
信贷改革助力科创企业融资
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诸多中小企业如同万千浪花,虽个体微小却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但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成为一些中小企业变大变强的拦路虎。
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中小企业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仅为11.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约68%的轻资产科创企业因缺少厂房设备等抵押物被传统信贷拒之门外;超3万家高成长性企业因财务数据不健全难以获得与市场潜力相匹配的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