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传感芯片产品经理周佩奇:光芯片本身它不像微电子那样需要很先进的制造制程,100nm左右的制程就可以实现很好的制造,是我们国家在芯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机遇。
打造光芯屏端网的万亿产业集群,光谷已经成长为一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新城。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谷,它意味着要素的高度集聚,它也意味着形成一座产业发展的山峰,以谷来更好地去集聚最顶级的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要素,能够使之成为我国在相关的领域中,科技研究、产业创新、生态融合的发展体系,能够代表我国去参与全球的竞争。
武汉的谷,也凝聚起产业发展之力。车谷,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集聚区,拥有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从汽车产业链延伸、拓展,一个充满朝气的汽车产业生态正在车谷里形成。
武汉经开区发改局局长童非:在整车、新能源、软件、芯片、材料领域全面发力,“车能软芯材”汽车产业生态已初具规模,2024年总收入已经突破8000亿元,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
梯队列阵组团出击
在武汉,集聚创新要素和发展动能的谷,正形成梯队矩阵。自2021年开园以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也就是武汉的星谷,已经形成涵盖火箭卫星研制、地面设施配套、卫星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成功实现火箭、卫星由“定制化”向“批生产”转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智能制造事业部主任工艺师罗正平:未来可实现年产300颗平板构型卫星,具备同时在轨管理200余颗卫星的测运控能力。
面向新兴、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网谷已集聚超百余家网络安全企业,年产值达百亿元;药谷更是在武汉全域崛起,形成研发、制造、服务、消费全链贯通的发展模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全国GDP前10位的城市,能够拿出五个谷这么全的产业体系的其他城市,其实是不多见的。把五个谷放到一起来讲的话,它就特别紧扣了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传统产业蝶变升级这种大的理念,通过工业在武汉能够率先的倍增,推进武汉的GDP能够迎来下一个万亿的新增长。
谷谷相通协同带动
武汉的五个谷,不仅形成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线并进的列阵之势,谷与谷之间的协同、互补,更是让这种并进产生超强的聚合效应。一辆正行驶的网联汽车如何防御网络攻击?在网谷,天融信开发的车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可以对漏洞提前预警、防止攻击。这也是企业落地武汉后,最先得到突破和应用的产品,已装入45.3万辆车谷造智能网联汽车。这背后,就离不开网谷和车谷、光谷的协同联动。
天融信科技集团湖北平台副总经理左世涛:车谷的整车厂为天融信的车载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提供了一个承载的终端,在光谷的这个开放道路试验场中,天融信的产品得到了功能性的验证,包括性能的提升、三谷的协同联动,加快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当光谷造的红外传感器成为车谷造汽车敏锐的双眼,当造车的激光器也能在星谷制造火箭升上太空,当网谷的网络安全数据高速跑过光谷造的光纤、光模块和芯片,谷与谷产业联动,正在武汉集聚形成登峰的合力。而这股合力,还在向武汉四周辐射,成为湖北建成支点的强大引擎。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国土规划室副主任黄征学:积极推动了技术突围、链群机制和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激活了湖北的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和战略支撑力,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成为支点建设的核心引擎。
长江评论:聚势成“谷”聚的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能级城市全球竞逐的本质,是要素配置能力与创新生态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湖北,念兹在兹的是“科技创新要摒弃幻想靠自己”。武汉的五谷丰登,不仅是地域性的产业布局,更饱含了一座城市争夺全球科技创新话语权的雄心。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武汉以“五谷丰登”之势,生动诠释了高能级城市进化的核心要义,那就是——唯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