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的算力与人工智能,中创新航的新能源材料与电池技术,中国华电和国家电网推动的新型能源体系,三峡集团的黄金水道升级,中金公司的科技金融与资本运作,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构成。湖北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造新质生产力强劲引擎,央企的布局正是站上风口、抢占制高点。
二、地利
国家战略是“势”,地缘禀赋则是“场”
武汉六座长江大桥同框
●地理枢纽
九州通衢的湖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龙腰”,亦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立交桥”。三峡集团水运新通道的建设将继续极大提升长江中游航运效能,强化湖北在大宗物流与供应链中的核心节点地位。
●产业生态
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湖北,是全国工业门类齐全的五大省份之一。培养新动能,传统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底蕴雄厚的湖北汽车工业正全力布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赛道,这恰恰为中创新航的动力与储能电池提供了“近水楼台”的新兴市场与协同创新沃土。
培养新动能,还要同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湖北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
中国电信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落子于此前景可期。中国华电深化在鄂清洁能源项目,与湖北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船舶等产业的规划高度契合,供应链本地化需求强烈。
●应用场景
湖北广袤的城乡地域、多样的产业结构、巨大的消费市场,为新技术、新业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试验田”和“放大镜”。
中创新航提到“将自身优势与湖北丰富应用场景更好结合”,中国电信强调深化数字政务、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合作,正是看重湖北能将创新从实验室快速推向广阔市场的能力。
三、人和
●科教实力是动力保障
央企高层在会谈中特别强调“创新”,湖北雄厚的科教资源和庞大的人才储备是其持续投入、长期布局的动力保障。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优势是吸引央企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前沿项目的关键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