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邓云
通讯员谭凌
5月5日晚,长沙大学生王玲玲和家人在宜昌陶珠路夜市的憨哥鱼庄吃完肥鱼火锅后,心满意足地踏上了返湘的旅途。她拿着宜昌城市公仔“橘GAIGAI”,捏了捏它圆滚滚的肚子,一起喊起软萌的宜昌方言:“没得改(没得说)!”
这个“五一”,宜昌在携程、美团、去哪儿网等线上旅游销售平台的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均增长超40%,景区核销量同比增长50%。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等多个景区刷新客流纪录,大型歌舞《三峡千古情》单日连演10场创新高。
还有一组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宜昌的旅游魅力:从年龄分布看,90后及00后成为来宜游客的绝对主力,占比高达47.43%;80后游客达26.6%。
宜昌凭什么吸引这么多年轻人?
悬崖电梯直达瀑布顶端
5月1日上午,三峡大坝坛子岭,来自上海的年轻工程师陈建平正通过智慧自助讲解器,向父母解释泄洪闸结构:“爸,您知道这个混凝土浇筑量相当于多少个游泳池吗?”他指着AR解剖图解释:“大坝用了2689万立方米混凝土,能填满1.5万个水立方。”
“五一”期间,“超级IP”三峡大坝旅游区启用的智慧自助讲解器系统,让硬核工程变身生动课堂。15.55万名游客走进“大国重器”,较去年同期增长24.3%。
“创新业态是激发消费的重要途径,一切体验都要围着游客转、围着市场趋势转。”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各大景区都纷纷推出了新业态、新产品。三峡人家实景演出《龙溪行》,将峡江婚俗、纤夫号子等非遗元素,与全息投影、无人机矩阵等科技手段融合,舒展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文化长卷;三峡大瀑布景区的悬崖电梯,让游客在短短数十秒内冲破层叠绿意,直达瀑布顶端……
数据显示,三峡大瀑布、飞拉达等山水探险游,带动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长江夜游新增的“江上巡游”新航线,吸引游客同比增长19.69%。《梦回车溪》夜游焕新引客2.6万人,同比增长21%。朝天吼漂流的IMBOX特色度假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0%。而宜昌博物馆XR大空间、水吧新场景,凭借“文化+旅游+科技”的跨界盛宴,日均吸引1万人。
专门打卡G348公路
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的“潮π音乐会”,通过灯光秀与独立乐队演出,日均吸引3万年轻客群。运河公园里,数千株绣球花、鲁冰花等竞相绽放,红、粉、蓝、白各色交错,吸引游客打卡现实版“莫奈花园”,带动周边市集、咖啡车等日均营收超8万元。
“这次是专门跟着小红书来打卡G348公路的,我在国外度假也开过很多著名公路。”武汉游客郭东说,初夏是进入G348公路的最佳自驾时间,沿途的峡谷、奇石、山村和潺潺流水,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进城区后边走边逛,再自驾看看三峡大坝!”
在朝天吼野奢营地,“五一”新增了19座溪畔度假屋,深圳游客杨帆正在全景玻璃窗前处理邮件。“白天在峡谷里漂流尖叫,晚上在野奢舱房里看星空,这种反差体验让人上瘾。”他指着屋外的温泉泡池说,“更绝的是这个恒温系统,山间夜风配上智能调温,比五星酒店更有趣。”
宜昌长江夜游新增了“江上巡游”新航线,一路串联起至喜长江大桥、山水灯光秀、镇江阁等城市地标景点,让游客们在夜色中探寻三峡的璀璨故事。
当重庆游客李薇在滨江公园拍摄“落日与长江游轮同框”时,武汉大学生周浩正戴着VR眼镜“穿越”至三峡大坝建设现场。在山水中度假,漫步街头打卡,今年“五一”,游客们通过更多视角,发现不同的“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