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汉水逢春色,荆韵新风迎远朋。3月以来,湖北接连举办“第五届中华美食荟”“进博会走进湖北”及“2025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等三场经贸盛会,打出“促消费、稳外贸、强招商”的组合拳,成效亮眼: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3%,领跑全国2.7个百分点;外贸总额突破1700亿元,增幅达16.6%,超全国15.3个百分点。作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持续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开放能级跃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商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
“这是为樱花季特别推出的湖北特色藕汤锅底,还有樱花冰酿、樱花慕斯等新品。”清明假期,在武汉市武昌区群星城商圈的火锅店内,大堂经理李慧雪热情地推荐着,下午1点已过,店里依旧座无虚席。“樱花季菜品桌桌必点,清明假期客流量增长近四成,营业额对比平常周末也有30%左右的增长。”李慧雪说。
这家火锅店的火爆正是湖北清明假期消费热潮的生动写照。假期三天,湖北深挖“赏花经济”潜力,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39亿元,同比增长8.43%。省会武汉更是跻身美团旅行“2025年清明节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前三行列。
湖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湖北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3%,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全省进出口突破1700亿元,增长16.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3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亮眼的成绩得益于湖北开年以来促消费的系列举措。3月开幕的“中华美食荟”活动首次走进中部地区,便吸引全国120余家餐饮龙头企业和商协会齐聚武汉,签约金额达518亿元。3000平方米的美食市集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款美食:宜昌红油包子5小时售出1.7万个,300余份竹溪蒸盆当日售罄,湖南醴味香小吃日均销售额突破万元,现场累计接待超12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
“商文旅融合”成为湖北促消费重要抓手。“中华美食荟”启动当天,湖北省600余场惠民消费活动陆续展开,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消费场景,消费热潮从城市核心商圈延伸至县域市场。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序洲认为,开年以来,湖北结合时令特点,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相关实践为消费提质扩容提供样本。
开放平台汇聚全球合作资源
3月的湖北,“进博会走进湖北”“2025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等高规格经贸盛会相继举办,为湖北汇聚全球资源、推动投资合作搭建了广阔舞台。
作为今年首场“进博会走进地方”活动,“进博会走进湖北”吸引28个国家和地区的116家参展企业参与,其中包含80余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这是历次活动中嘉宾数量最多、层级最高的盛会之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表示,湖北发展优势凸显,使得越来越多外企关注和走进这里。
聚焦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湖北精心组织大健康、消费创新提质、汽车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服务业等专题对接,促成105家参展商与360家本土企业深度洽谈。匈牙利图蒂制药代表在武汉光谷实地考察三天后,当即决定在此设立研发基地;鑫荣懋果业华中区域经理夏志林在上午参加完推介会后,下午即赶赴荆州与当地食品加工产业园达成合作,计划新建高标准配送仓,让优质进口水果更快抵达湖北百姓餐桌。
规模空前的“2025世界500强对话湖北活动”更创下多项纪录:吸引百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与,接待超30国嘉宾,敲定80个投资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901亿元。从“省会搭台”到“全省联动”,湖北开放合作呈现全域开花之势——十堰举办“楚商回乡共建支点”专题对接会,签约大健康产业园等4个项目;咸宁召开新材料产业链创新合作对接会,客商共谋幕阜山生态经济发展;孝感则依托纸品、服装等产业集群,推动日资企业与本土产业深度融合。
跨国公司在湖北得到长足发展,是其“来了又来、投了再投”的最大底气。“在这里,我们和本土企业享受同样的政策和服务。”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几乎每次来湖北交流,都会提到“国民待遇”一词。
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也深有同感,该集团为长飞光纤、武汉京东方等上百家湖北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疫情期间政府主动帮助协调物流,让他们深受感动。“我们在湖北累计投资已超22亿元,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总裁黎瑞华表示,湖北的产业链优势与政策支持让我们充满信心。
坚持“长期主义”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湖北的“支点建设”逻辑清晰。业界专家指出,湖北通过提振消费畅通内循环,以开放合作融入外循环,双轮驱动重塑竞争优势。
2024年起,湖北保持“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节奏,聚焦零售、餐饮、生活服务3大领域,推出4大季度主题、18场重点活动:一季度引导商场与文旅、非遗跨界融合;二季度结合踏青等元素开展主题促销;三季度打造商文旅体融合消费热点;四季度发力“暖经济”培育秋冬消费增长点。
眼下“五一”假期将近,湖北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多家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湖北全省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4%,入境游订单量增幅达64%,武汉进入“全国热门出行目的地前十”,假日经济效应值得期待。
在招商引资方面,湖北还创新实践“以商引商”,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转变为“生态共建、价值共享”。楚商联合会会长陈东升发起设立120亿元创投基金,号召湖北籍企业家返乡共建产业生态圈,为来鄂投资企业互利共赢“牵线搭桥”。
“安波福扎根湖北多年,致力于为未来移动出行提供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表示,未来该集团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来湖北投资兴业,不仅承接武汉本地整车厂业务,还将辐射邻近省市,助力湖北打造中部汽车产业高地。
如今,众多外资企业与行业龙头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供应链金融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在鄂布局项目。中能建计划在荆门投资120亿元建设绿色氢氨醇生产项目;万润新能源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华铭控股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低空飞行器及配件生产项目;卓尔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联合运营的卓红金服将为跨国供应链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用心搭台,才能好戏连台。”湖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的内外形势与不确定性,全省商务系统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积极作为,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商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