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一次亮相十款 个个出手不凡 人形机器人崛起湖北方阵

一次亮相十款 个个出手不凡 人形机器人崛起湖北方阵
2025-02-06 09:42:07 来源:湖北日报

劳动者具有国际领先的负重能力和动态控制能力01能自我介绍回答问题02无辅助站立时举起十公斤杠铃03直膝稳定行走横移、倒退天问关节灵活,单手抓握苹果核心部件80%“鄂研鄂产”荆楚下肢采用直线关节驱动方案对标特斯拉“擎天柱”神农在复杂地形自主行走受到推拉时保持稳定楚宝自主研发关节无框力矩电机突破技术封锁01会走还能跑02摔倒后能站起03以跪姿趴伏穿过低矮障碍

举杠铃、直膝行走、与人微笑互动、被推倒后迅速站起……2月5日,湖北举行“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展示会,“劳动者”“荆楚”“神农”“天问”“楚宝”等10款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为全省“新春第一会”上演科技序曲。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超前战略谋篇布局,组织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科研攻关。“楚才”系列人形机器人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丁汉院士团队,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以及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研发,此次首次集体亮相,标志着世界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有了湖北方阵、湖北力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张歆

“出场秀”赢来阵阵喝彩

“祝湖北人民新春大吉!”“劳动者”1号登场就拜年。他的兄弟,“劳动者”2号表演举杠铃,“劳动者”3号展示直膝行走。“三兄弟”的精彩展示赢来阵阵喝彩。

“劳动者”系列由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携手研发,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双臂强壮有力、能举起百斤重物。

“走在前列,建成支点!”能温情脉脉与人交流的“荆楚”喊出口号后,开始展示微笑、惊讶等面部表情。

“荆楚”人形机器人由丁汉院士团队研制,能够实现视、听、触等多模态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过3D面部扫描和面部建模技术,还能定制形象,高度模仿人类相貌。团队研发的另一款“神农”机器人,则能够在多种复杂的地面自适应行走,在受到外部推拉扰动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动控制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走、跑、跳、摔、滚、爬,武汉光谷华汇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关节,在意外摔倒后,能够自主调整姿态并重新站起,继续前进执行任务。团队借鉴了航空航天领域的经验,在研制中采用新型材料,有效解决了强度问题。

能握手、会递话筒,刘胜院士团队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天问”有38个自由度,其“灵巧手”的自由度就高达7个,能单手抓握苹果。目前,“天问”的核心零部件实现了80%的“鄂研鄂产”。

“一次就亮相十台!真没想到,湖北的人形机器人科研实力这么强!”一位深圳网友看了网络直播后惊叹。

从无到有,7个月创造奇迹

是序曲,也是战鼓。

新春第一会,让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体现了湖北的志气与锐气。

近两年,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同年底,我省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

2024年3月,我省出台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相关文件。4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楚才”人形机器人突破研发工程,决定组织省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揭榜挂帅,抢占人形机器人赛道。突破工程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与责任书,确定到2024年底力争3款机器人亮相。

省委决策激发了科研人员、企业界的创业斗志与激情。

省发改委根据有关工作部署,会同省财政厅、科技厅、工信厅等持续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攻关、同步产业化、生态培育等工作。多方力量汇聚成合力,政府、科技人员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湖北营造的良好产业生态,也吸引北京理工大学黄强团队来鄂创办武汉光谷华汇科技有限公司,仅仅2个月,推出“楚宝”人形机器人。

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创院视察时,来到“劳动者1号”身旁,询问了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研发进度等。这给所有研发团队以极大的鼓舞。

仅仅7个月,湖北人形机器人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创造了国内少有的时间短、见效快的研发经验。

以用为导向,产业化有望今年落地

近年来,湖北大力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研转化路径。湖北人形机器人布局伊始,就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光谷华汇科技有限公司。四个研发团队中,有两个一开始就有企业直接介入,实现科技与应用场景无缝对接。

“双方强强联合,有效缩短了研发周期。”武汉格蓝若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少华称,陈学东团队拥有人形机器人的前沿技术,格蓝若公司则在电力领域深耕多年,敏锐地捕捉到了偏远地区电力运维中“以机代人”的迫切需求。今年底,“劳动者”将投向变电站巡检—运维场景进行试点应用。

“楚宝”研发团队负责人黄强介绍,“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未来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种作业,如边防巡逻、消防救灾等领域,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今年将小批量投入生产应用。

“天问”的研发则紧盯未来养老、医疗等服务业的需求,并针对家庭、工厂、超市等取代人力搬运重物等商业服务运用场景进行开发。目前,已经有超市、餐饮企业谋求合作,让“天问”尽早应用到终端。

“神农”和“荆楚”有望结成“暖心搭子”,既能服务于智慧医疗,配送、分拣药物,搬运医疗器械,又能在病房提供服务和陪护。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楚才”大军将迈向更高、更强、更先进。

本版图片均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摄

(责任编辑:江飞)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