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耕光电子信息产业25年的这家龙头企业,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新赛道上又实现新突破。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马新强说,独树一帜也带来更多向上空间。华工科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以国家战略布局为引领,在“中国光谷”,全国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几代人接力前行,不断拓展光电子信息技术突围空间。
“光电集成!”
今年2月,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在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下线,这是目前全球综合性能最优的光电集成芯片。去年3月正式投入运营的九峰山实验室,聚焦于化合物半导体研发与创新,已吸引近30家半导体链条企业比邻而居,一批先进半导体技术相继突破。
九峰山实验室8寸硅基片上光源芯片晶圆。图源九峰山实验室
“视觉芯片!”
一枚仅黄豆大小的芯片,湖北光谷实验室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团队,利用新技术做成“视觉芯片”,装到手机、检测器上,就能看见肉眼看不到的“真相”,这是国内首款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芯片,目前已完成中试。这仅是光谷实验室“井喷式”创新成果之一。
一批国之重器密集落地,“国内首个、全球领先”的奇迹不断“上新”。
珞珈湖畔,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带领团队另辟蹊径谋突破,创造性地研究出中国第一个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和室内外一体化亚米级手机导航定位系统,让中国的北斗卫星多项技术性能超越GPS。
喻家山下,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突破多项脉冲磁场参数世界纪录。该中心主任李亮说,“我国强磁场实验条件已经从‘受制于人’到‘授之予人’。”目前,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优化提升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大科学装置聚集区建设正酣。其中,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大科学装置,能为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工程建设加速向深部拓展提供科技支撑,打造未来“中国地镜”,预计年底建筑工程全面建成。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带领团队研发出了65000通道、双向的脑机接口芯片。我们的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武汉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这两年有了新身份。由黄立创立的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拿下全球首款6.5万级通道电极等多个首创。未来,这项技术甚至可以实现控制鼠标、对记忆进行存储等,科幻小说里出现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展示一枚双向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微针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