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以“发展产业互联网共建‘好房子’”为主题的2025国际(武汉)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旨在汇集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推动建筑业价值链条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产业生态。

本届智博会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指导,中建三局、华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湖北省建筑业协会、湖北省智能建造产业协作联盟等25家单位联合主办。本次展陈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置“好产品、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好城区、国际化”七大展区。来自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的近200家单位,携1300余项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参展,其中包括清华、武大、华科等7家知名高校,华为、海尔、万华化学等2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上市企业,广东声博士、湖南桃花江、武汉巨成等2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大疆、群核科技、海康威视等15家知名科技企业,中国电科、三一重工、万科、龙湖等龙头企业旗下科技公司。
据了解,本届智博会将持续到11月2日。除了聚焦应用端的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展示发布,期间还将举行涵盖主题论坛、合作洽谈、交易签约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包括2025国际智能建造大会,AI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会议,2025智能建造国际合作发展会议,智能建造产品发布会、科研合作课题签约和创新产品交易签约。

31日上午,湖北省政府副省长张文彤,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晓龙,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中建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文兵,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琪,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攀,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文林峰,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劲超,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庆虎,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沈悦,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海涛,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中国铁路建设协会副会长刘自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华润集团副总经理韩跃伟,中国中铁党委常委、副总裁黄超,中信和业投资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伍仁,用友网络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北总站党委书记王亚民,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岑卓,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建集团首席专家叶浩文,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首席专家李霆,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鹏等分别参加智博会巡馆、开幕式和国际智能建造大会等活动。
紧扣国家政策,找准产业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本次博览会紧扣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方向,通过先进产品展示、前沿技术交流、产业资源对接,全力搭建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平台,推动形成智能建造产业新生态。

开幕式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晓龙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向科技创新要动能、向盘活存量要动能、向开放合作要动能。要胸怀“国之大者”,加快融合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把“好房子”愿景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知的“幸福实景”,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任南琪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建造是驱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途径与关键支撑,要通过产业互联网,构建未来城市“智慧神经网络”,让建筑能源流动得更智能,让城市的“代谢”更高效,通过产学研的紧密协同,为全国人民建造更多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锦章对智博会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建筑业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智能建造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本届以“发展产业互联网共建‘好房子’”为主题的智博会恰逢其时、意义深远,中国建筑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相关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丰雷在致辞中表示,湖北建筑业四大名片享誉世界,近年来,聚焦技术创新与要素优化,打造了智能建造“一软一硬两平台”。下一步,将以现代工业理念,坚持“研发设计、建造工艺、建筑材料和运营模式”融合创新,强化政策引领,打造高品质建筑产品,提升产业能级,打造一流产业生态,加快推动建筑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发布了湖北省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会领导嘉宾为本届博览会启幕。
洞察行业趋势,共话产业未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去年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建设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高品质好建筑、好房子”。本届智博会的2025国际智能建造大会上,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6位国内外嘉宾,围绕相关主题分别发表演讲。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作《数字化浪潮下的产业新生态构建》主题演讲。他系统阐述了产业价值链的重构逻辑,分享了海尔在数字化浪潮下,构建多领域生态网络的实践经验,并针对建筑业提出“产品创新、建造创新、体验创新”的转型路径,倡导以用户为中心推动行业向一体化、场景化升级。
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作《推进“五链”融合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中建三局在智能建造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上的实践成果,提出要以创新链为核心,融合供应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服务链,构建智能建造产业互联网,才能让智能建造真正成为驱动行业转型、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并倡议各方共建产业互联网、共赢行业新未来。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作《土木工程研发传统范式的飞跃——从智能岩土工程探索到数智土木工程的思考》主题演讲。他指出,土木工程已经全面迈入了信息化、数值化、智能化的崭新门槛,各位行业同仁正以超越零散的技术应用,从系统观与全局观出发,构建“数智土木工程”体系,塑造智能建造的未来。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作《打造新时代“好房子”——迈向住房产业现代化新赛道的思考》主题演讲。他从行业视角出发,以“新模式、新期待、新产业”深入剖析了打造新时代“好房子”对住房产业现代化新赛道的指引作用,提出新时期“好房子”建设要更注重建设方式转变、居住品质提升和住宅产业升级,统筹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目标。
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施璇作《WELL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助力中国好房子发展》主题演讲。她表示,WELL标准与其他建筑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纯粹的“以人为本”视角,专注于建筑环境如何主动促进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而这也正是智能建造产业各方的共同目标,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内涵高度一致。
达索系统全球建筑、工程与施工行业副总裁邓为民作《达索系统3DUNIV+RSES与AI重塑未来建造》主题演讲。他深入阐释了数字孪生作为技术经验资本化的核心路径,展现了知识经验在项目间无限重组与应用的前景,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而前瞻的实践指引。
促进要素融通,提速产业升级

10月31日下午,现场举行了以“共创卓越产品智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智能建造产品发布会、创新产品交易签约和科研合作课题签约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智能建造领域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搭建高效务实的合作平台,贯通从创新到应用的转化链条,并以交易签约驱动采供双方的高效匹配,驱动创新价值落地生根,切实赋能产业升级。
“好房子”是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的集成体现。在智能建造产品发布会上,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院、中国一冶、万华化学、广东声博士、青岛海信日立、中建三局、中建装饰等企业,从“好房子”的不同维度,对10项相关创新产品进行发布推介。
一站式AI创享平台AidMaster图灵,帮助使用者高效启发创意、捕捉灵感、生成效果图,助力设计师拿出更多好房子创意。
国产自主建筑工程BIM设计软件CSWADI EasyBIM,基于完全自主底层技术,在建筑软件领域实现国产替代,破解“卡脖子”难题。
内掺型水泥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材料,不靠事后“打补丁”,而是让混凝土在浇筑之初就能“主动愈合”,为好房子带来更加可靠的防渗漏保护。
高性能多功能“四合一”创新墙体,通过结构、保温、防水、外饰面一体化集成设计,从根源上规避传统墙体分层作业导致的质量控制难题。
全屋隔音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材料和部品部件,为现有房子改造和新建住房提供系统性吸音隔音手段,为“好房子”营造静谧的空间。
中建光子零能耗自清洁辐射制冷材料,结合被动辐射制冷技术和超疏水超疏油自清洁表面技术,无需消耗能源和制冷剂,即可实现建筑大幅降温。
全屋全感3.0自由+空气系统,一套系统集成多个设备,为用户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智的舒适体验。
顶加节穿心塔机,变革传统塔机结构形式及作业方式,发明顶部加节、自动顶升及一键升降等关键技术,显著提高塔机在安拆及顶升加节工况、极端天气的安全性。
中建幸福家iHome数字家装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设计、工业化装修、一站式服务、产品化交付,解决现有传统家装业务增项、延误、质量不均的客户痛点。
城市生命线产品,提供从城市体检、监测预警、运营运维到管网修复的全域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人民美好生活打造城市运行的“健康卫士”。
产品发布会后举行了科研合作课题签约和创新产品交易签约。20家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签署科研课题合作协议,将合作推动“好房子”材料、装备、软件等领域科研合作。6家智博会联合主办单位与海康威视、江森自控、天瑞新材、东土科技、天铁科技等14家参展企业代表举行智能建造创新产品集中签约,总签约额超2.6亿元;本届智博会还设置了单独签约环节。据初步统计,总签约额预计超过5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