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今年工作的十大任务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第一位。
消费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因为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王忠林多轮次调研促消费工作,强调要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
当前,武汉正发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头的“国际”两个字,表明武汉锚定的是最高能级消费市场。
去年7月26日开业的武汉SKP是一个亮眼的存在。作为武汉商业版图上的“后来者”,武汉SKP累计引进了1000多个国际品牌,是华中地区国际品牌最全的商业综合体。
国际范儿满满,消费者自然蜂拥而至。开业一年间,武汉SKP累计吸引客流近2000万人次,多次实现单日销售额破亿元,最高达到1.65亿元。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被誉为三大奢侈品购物街的纽约第五大道、东京银座和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一条街上集聚足够多的国际大牌。
武汉SKP也是这样。它不是传统的商业综合体,由楚河汉街二街区改造而来的K大道上,分布着42家国内外品牌独栋门店,它们才是社交网络上的话题和流量制造机。
“截至目前,42家独栋门店中已有29家开业,占比三分之二。”武汉SKP有关负责人说,“盒子+K大道”的商业模式在华中地区绝无仅有,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也很少见,这彰显了武汉SKP持续攀高向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高端化需求的决心。在她看来,以“完全体”亮相后,武汉SKP将具备更强的客流磁吸效应。
更火热的消费市场正在孕育。7月1日,湖北离境退税政策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旅客在指定商店购物时可享受免税待遇。武汉SKP位列其中。
“境外旅客买得尽兴,不仅将为他们的湖北之行留下美好记忆,也将积极助力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杜鹏看来,消费市场“让利”境外旅客,不仅体现了湖北积极拥抱世界的态度,更有利于实现“来鄂旅游热”到“来鄂消费热”的转化,把更多客流量变成“客留量”。
统计显示,上半年,武汉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97亿元,同比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