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周黑鸭卤鸭翅时,发现未开封的真空包装袋中竟有蛆虫,随即通过黑猫投诉平台发起维权,要求商家依据《食品安全法》进行赔偿。此事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再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周黑鸭首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
2025年8月7日下午,消费者张女士(化名)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真空包装的周黑鸭鸭翅,支付金额9.9元。在还未开封的时候,张女士发现包装袋内存在活体蛆虫,随即拍摄视频和照片并保留所有购买凭证及食品包装。她表示:“还没开封就发现了蛆,长蛆了,好恶心,恶心的要死。”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当日,张女士通过黑猫投诉平台发起维权,投诉对象为周黑鸭官方微博,诉求包括退货退款及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进行赔偿。根据该法条规定,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时,可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若计算金额不足一千元,则按最低一千元赔偿。张女士明确要求商家履行法律义务,保障消费者权益。
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显示,截至8月9日22:24,周黑鸭官方微博已回复投诉,但回复内容因平台规则被隐藏,具体处理细节尚未公开。目前投诉进度显示为“商家处理中”。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事实上,周黑鸭近年已经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仅2025年7月至8月期间,已有多起针对周黑鸭产品的投诉记录,梳理投诉案例发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集中在食品中发现异物及变质现象。如7月26日,消费者“洞察喵”在美团购买的周黑鸭卤鸭脖中吃出蛆虫,并保留证据要求按《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赔偿;8月8日,“机灵喵”在淘宝旗舰店购买的鸭锁骨出现霉斑,商家拖延处理;更早前的7月20日,另一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鸭骨架中发现虫卵,客服回应态度被指恶劣。此外,7月13日有消费者投诉在周黑鸭鸭翅中吃出疑似阴毛的异物,仅获退款处理……
投诉平台信息显示,周黑鸭官方微博被多次列为投诉对象,平台记录中商家回复内容均被隐藏,处理进度存在差异。部分投诉标记为“已完成”,但消费者反馈称未获实质解决,如7月20日的虫卵投诉被标记为“已回复”,但补充投诉称“问题未解决”。另一起吃出阴毛的案例因30天未进一步操作被系统自动完成,消费者或面临维权僵局。相比之下,个别投诉显示商家通过平台介入达成赔偿,但整体处理效率及透明度引发消费者不满。
短期内密集出现的投诉指向周黑鸭供应链或生产环节的潜在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卤制食品对生产环境、包装及储存要求严苛,连续出现异物污染可能反映品控漏洞。法律专家建议,企业应主动排查生产流程,保障食品安全底线;同时,监管部门需对高频投诉品牌加强抽检,避免问题反复发生。对于消费者,专家提醒留存证据、通过合法渠道维权,必要时可联合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健康,周黑鸭作为知名品牌,接连的食品安全事件已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业内人士呼吁,企业需以更严格的品控和透明的沟通重建公众信心,监管部门亦应加强常态化抽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