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湖北崇阳讯(通讯员 颜志鹏)清晨,阳光洒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塘村的田野上,村口的文化广场已热闹起来——孩子们的笑声从党群服务站传出,环保志愿者正清扫着村组的道路,几位老人围坐在大树下,听“和事佬”调解队讲解最新的村规民约。这个曾经沉寂的鄂南小山村,如今正通过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
近年来,大塘村以寒暑假学堂、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特色志愿服务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志愿先行、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新路径。这些朴实却充满智慧的实践,不仅改变了村庄面貌,更让文明乡风浸润每家每户。
大塘村党群服务站门前的“杉木桥·共享家园”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寒暑假学堂: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双向成长
每到寒暑假,大塘村杉木桥党群服务站在就会变身为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由村两委牵头,返乡大学生和退休教师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服务。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以及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有效填补了农村教育的空白。
大塘村退休教师任亚兵代表退休教师志愿者分享参与志愿服务的缘由
“寒暑假学堂志愿服务既帮助了村里的留守儿童,又解决了务工乡亲们的后顾之忧,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返乡大学生和留守儿童双向奔赴交流的平台”大塘村退休教师任亚兵介绍道。
大塘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度美好时光
大塘村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留守儿童和村支书在一起交流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甘丹作为暑期学堂志愿服务队的领队,创新开展了“小小讲解员”培训,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增强对故土的认同感。甘丹表示:“暑期学堂不仅照亮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眼睛,也坚定了我服务社会、反哺乡梓的初心。”
全国最美志愿者刘细谷分享志愿服务经验
此外,全国最美志愿者、崇阳县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刘细谷也积极参与活动,分享志愿服务经验,呼吁更多人关注家乡发展。
环境整治:共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老饶,你家这月卫生积分又是满分啊!”每月月底,村委会党群服务站墙上的积分公示栏总会围满村民。大塘村创新推行“门前三包”积分制,将庭院卫生、垃圾分类等纳入文明家庭评比。
大塘村六组积分超市公示表
大塘村环保志愿者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
据了解,大塘村通过志愿服务推动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在党员带头下,村民自愿组成环保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清理村道巷陌、河道沟渠,并通过入户宣传和示范带动,逐步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
如今,大塘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垃圾分类有序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面貌已然形成。
“和事佬”调解队:巧解千家结
在基层治理方面,大塘村成立了“和事佬”调解志愿服务队,由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能人组成。他们熟悉乡情民意,善用乡规民约,以“拉家常”的方式化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据统计,2024年该调解队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治理目标。
大塘村湾理事会参与矛盾纠纷协调
可持续机制:保障志愿服务长效运行
大塘村志愿服务的长效运行得益于一套完善的机制:首先,在组织架构上,形成“村党支部领导、村委会负责、理事会运作、志愿者协助、群众广泛参与”的五级网络;其次,在资源整合中,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发动乡贤捐赠,保障活动经费;同时,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村民可通过参与服务兑换生活用品或优先享受村集体福利。
大塘村村民和志愿者文化交流
此外,志愿服务与精神文化活动相结合,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在党群服务站或文化广场开展文娱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镇村领导出席志愿活动
据大塘村党支部书记颜志鹏介绍,该村的“希望家园”、“寒假学堂”、“红领巾课堂”等品牌活动已持续开展6年,累计服务千余名学生,100多位志愿者在奉献中锤炼了责任与担当。
大塘村“志愿服务助力成长,双向奔赴美好明天”联谊活动合影
目前,大塘村的经验已在崇阳县白霓镇其他3个村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未来,随着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的深入推进,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模式必将释放更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