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咸宁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吸引各地采购商。(湖北日报通讯员陈红菊摄)
主播线上直播销售轻便化的青砖茶产品。(湖北日报通讯员陈红菊摄)
采购商被新品青砖茶吸引。(湖北日报通讯员陈红菊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夏中华 通讯员陈婧吕志海但唐静 “没想到赤壁青砖茶可以这么潮!” 在11月10日至12日举办的2025咸宁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上,茉莉青砖、柠檬青砖、青砖奶茶等潮饮新品惊艳亮相,不仅俘获了年轻消费者的心,各地采购商也纷纷抛出“橄榄枝”,3天内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300万元。更有来自食品饮料、餐饮连锁、新零售等领域的15家企业与赤壁茶企签订跨界合作协议,推动赤壁青砖茶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咸宁地处北纬30度的黄金产茶带。赤壁是“万里茶道源头”、中国“青(米)砖茶之乡”。400年前,这里的青砖茶穿越戈壁草原,贯通欧亚大陆,占据世界茶贸半壁江山。160年前,世界首块机制青砖茶在赤壁羊楼洞诞生,不足1平方公里的古镇汇聚200余家茶庄,俄商、英商与晋商云集,成就国际茶业贸易名镇。 然而,进入新千年,赤壁青砖茶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中,一度无所适从,面临困境,“一块板砖走天下”的模式亟待突破。 近年来,赤壁青砖茶产业以“瘦身计划”破局,开发轻量化产品,并不断跨界融合创新,千年茶饮与万里茶道重现勃勃生机。 从“青砖”到“轻砖”的形态破壁 “草原人喝了几辈子的老味道,如今开瓶即饮,明年必成爆款!”手握“川”字牌开瓶即饮青砖茶饮料,一位来自内蒙古的经销商与赵李桥茶厂当场达成采购意向。 赵李桥茶厂是全国唯一一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的砖茶企业,其制作技艺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厂里49岁的陈军海是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坚持古法制茶26年了。 今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川”字牌青砖茶饮料试生产了10万瓶。这款饮料遵循传统古法蒸煮工艺,全程无添加,实现消费者开瓶即饮。没想到,2个多月就卖断了货,厂里决定明年大规模生产。 传统青砖茶以茶梗为料,历经渥堆发酵、高温蒸制等72道工序,最终压制成棱角分明的“青褐方砖”。茶梗中富含的营养物质,经熬煮后充分释放,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可去油解腻、降血脂。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嘛。青砖茶历史上千年,最初不也是从散茶、饼茶、片茶、团茶等一代代传过来的吗?”陈军海说,为适应市场变化,近年来,厂里在继承古法制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青砖茶的健康属性,研发出数十种新品,获“小蓝帽”国食健字标识,畅销海内外市场。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过去为适配长途运输,单块重量可达数斤。但很多消费者对传统的茶砖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泡、怎么喝,必须破壁! “这种产品可以放在保温杯里泡着喝,像喝咖啡一样。”在羊楼洞茶业公司展厅,公司副总经理徐超凡介绍,他们开发了一款外形酷似巧克力的即冲即饮冷泡茶包,携带便捷。目前,该公司开发生产的茶食品、茶面膜等轻量化新品已占据茶叶销量的六成。 在不变中求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动青砖茶从“青砖”变“轻砖”。 湖北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的专利瓶装鲜泡茶,轻按瓶盖,速溶茶粉瞬间溶入水中,摇动3秒即可品享醇厚茶汤。去年以来,销售额已突破4000万元。赵李桥塔峰茶业将传统板砖拆分为50克、100克、300克等小包装,复购率达30%。 从“老派”到“新潮”的跨界融合 不仅要轻量的产品,还要年轻的调性。展会现场,“洞茶古今”“真茶屋”等奶茶品牌的展位前,年轻消费者排起长龙,选购以赤壁青砖茶为原料制作的各类奶茶饮品。 去年,作为赤壁市羊楼洞雷氏制茶世家的传人,“90后”海归创业者雷寒峰返乡创业,成为新锐茶饮“洞茶古今”品牌主理人。运营不到一年,“洞茶古今”在赤壁、武汉连开了4家店,一款以赤壁青砖茶为基底的“青砖白露”奶茶,配合鲜奶调制出三重口感,成为消费者到店必点的“爆款单品”。 “我们卖的不仅是一杯青砖茶饮,更是一份可触摸的文化记忆。”雷寒峰说,她和小伙伴正在试图通过微短剧等现代化传播方式,探索千年茶文化的年轻化表达,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茶。 “真茶屋”创始人李奥介绍,2023年该公司启动赤壁青砖茶新茶饮研发,今年9月推出的柠檬赤壁砖茶、可可赤壁砖茶、咸酪赤壁砖茶三款产品,9天销量突破15.7万杯,创下同类茶品上市首月日均销量新高。 赤壁青砖茶与奶的“甜蜜相拥”由来已久。明清时期,赤壁青砖茶通过“万里茶道”远销至内蒙古、新疆,当地牧民将牛奶与砖茶共煮,形成传统奶茶雏形。 “我们祖祖辈辈喝青砖茶熬制的奶茶,它的口感和味道早已刻进味蕾与基因。”前来参会的鄂尔多斯衡得利商贸总经理钱毅表示,他们将与赵李桥茶厂合作,开发即溶青砖茶粉、便携奶茶包等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青砖奶茶。 从老派到新潮的跨界融合,还有更多的玩法。羊楼洞茶业公司、赵李桥茶厂、三山川茶业等企业巧妙融合桂花、青砖茶等两大本土非遗文化IP,研发出桂花青砖茶。去年,三山川茶业推出桂花青砖茶,当年销售额即破百万元。 目前,咸宁数十家青砖茶生产企业已开发出茶饮料、茶食品、茶医药、茶日化等100多类300多种衍生产品,袋泡茶、巧克力块茶、速溶茶粉等新式茶饮陆续面市,吸引年轻人的味蕾。 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发力 产销脱节、信息不畅曾是青砖茶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这一状况正在被改写。11月10日举行的2025咸宁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赤壁青砖茶供应链平台上线。平台以全国黑茶交易中心为核心枢纽,整合供应链管理、交易撮合、供应链金融等资源,实现从种植、加工、仓储、物流到销售的全环节数字化贯通。目前,已吸引185家商家入驻,上架传统青砖茶、即饮茶、茶衍生品、农资设备等多个品类共计1423款。 “过去,茶农、茶厂、经销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产业链各环节‘各自为战’,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赤壁青砖茶产业供应链公司负责人王沛熙介绍,如今,茶农可通过小程序获取精准农资信息与市场需求,茶企可精准对接经销商,减少库存积压,经销商则能快速筛选优质产品,降低成本,实现全链共赢。 “从种植环节到消费终端,我们构建起‘茶园到茶杯’的完整数字链条。”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训林说。 他介绍,近年来咸宁市坚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构建标准体系,引导茶企告别“单打独斗”,迈向“抱团作战”,共享公用品牌。全产业链年产值已达183亿元,“赤壁青砖茶”品牌价值达51.29亿元,稳居全省茶叶品类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