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湖北造”主轴承创三项世界纪录 应用于18米级盾构机 可连续挖掘10公里以上

湖北日报 2025-11-13 09:45:17

11月5日,“尖刀”技术攻关项目成果展上,由大冶特钢研制的、应用于全球最大18米级盾构机的特种钢,作为“高端装备”与“先进材料”领域的交叉典范,尤为引人注目。该成果突破国外垄断,依托特种钢研制出的全球最大盾构机主轴承,连创3项世界纪录:直径8.61米,全球最大;单体62吨,全球最重;轴向承载力10万千牛、全球最高;解决了我国高端装备“卡脖子”难题,支撑国家重大基建自主可控。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是隧道施工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其能否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中无坚不摧、稳定运行,主轴承被视为“心脏”,承受着巨大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对材料的纯净度、均匀性、强韧性及疲劳寿命要求达到了极致。

历时两年,大冶特钢研发团队扎根实验室与生产一线,围绕材料设计、纯净熔炼、超大锭型铸造、锻造开坯及热处理等全流程,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技术攻关。他们成功突破特大型轴承钢锭的凝固核心技术,掌握了确保材料高均质、高致密的关键工艺,最终研制出巨型轴承锻件。

如何保证70吨级钢锭内部组织的均匀性与致密性,避免缺陷产生,是横亘在研发团队面前的最大挑战。项目负责人、大冶特钢总工程师周立新介绍,团队就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从研制、试制、产业化到应用,形成整个链条创新的模式,最终保证重大装备上的材料自主可控。

此次亮相“尖刀”展的成果,正是这场攻坚战的结晶。这一拥有3项世界纪录的主轴承应用于18米级盾构机,可连续挖掘10公里以上。该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盾构机的自主研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核心基础材料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关键跨越。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个‘尖刀’产品、一个应用场景、一家应用机构、一个接力部门、一家投资机构”的协同发力,有效加速“从0到1”的突破和“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大冶特钢正是通过这种“研制、试制、产业化到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模式,确保重大装备材料的自主可控。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