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总书记关心的多款全球首创产品加速上市——回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湖北日报 2025-11-04 09:35:50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近影。(受访单位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源通讯员冉文娟

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和科技创新成果。

看到武创院展厅墙上的办院理念“因聚而变惟创则新”,总书记称赞这个机制非常好。他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我们感恩奋进,不断提升创新能效。”时隔一年,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点滴细节,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仍然心潮澎湃。

今年4月13日,武创院2025年创新生态伙伴大会上,机器人与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等一批产业创新枢纽启动运营。

“从创新单元到创新枢纽,我们的能力更强了,责任也更重了。”武创院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生命工具所”)所长、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枢纽主任吴知才说。

生命工具所于2022年9月启动运营,是武创院打造的首个研究所,其以“拨转股”方式打造成果转化“共投共担”机制,催生了多款心血管领域的全球首创产品。在武创院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它们的研发进展和上市情况。

所谓“拨转股”,是指先以科技项目形式向科技型企业投入财政资助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进行“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及二次开发”,等项目承担企业实现市场化股权融资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再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换为企业股权,并按照“适当收益”的原则逐步退出。

在现行体制下,这种模式既最大限度保障了成果转化过程中宽容失败原则的落实,又最大限度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团队研发的暴发性心肌炎快速诊断试剂盒产品,目前正在武汉同济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由北京安贞医院杜杰和李玉琳教授团队研发的心梗后心衰早期预警检测试剂盒,填补了心梗后心衰预警工具的空白,产品正在北京朝阳医院等7家医院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

“这些产品都有望在不久后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上市销售。”李锡玲说。

一路探索、一路创新、一路示范,生命工具所在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的同时,还把先行先试的经验和成果用于引领后来者。“每个创新枢纽就是一个‘小武创院’,有拨转股资金池、有产业基金、有一批技术经理人,资源更丰富、团队更完善,我们有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当好连接器和赋能者。”吴知才说。

武创院播下的“拨转股”种子,如今已经开花结果——截至目前,武创院院属“拨转股”项目里已经有三分之一成功“转股”。

更值得欣慰的是,武创院的“独行快”正逐渐演变为“众行远”。当前,武汉市广泛推广“拨转股”模式,武昌、洪山、江岸等区正和武创院协同联动,加速驶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过去一年间,武创院上下非常忙碌,接待全国各地前来交流学习、洽谈合作的人士近2万人次。

“朋友圈”之所以越拓越广,是因为武创院这个平台集聚的要素资源越来越多,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造了更多可能。

今年2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团队与武创院达成合作,共建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莱维特教授不仅出任名誉所长,还在研究所的运营主体中实名持股,这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

“武汉的创新环境不输一线城市,在一些领域甚至更好。”莱维特团队成员、复旦大学教授马剑鹏说,从与武创院建立联系到敲定合作只用了2个多月时间。在他看来,武创院既懂科研的痛点,又能打通产业的堵点,体系内的各个创新单元还可以相互赋能,这让莱维特团队有信心在武汉实现世界级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从聚合创新单元到搭建创新枢纽,回望这一年,武创院这棵科创之树,正在成长为一片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