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营经济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10月29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罗知教授表示,2024年,湖北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3.94万亿元,占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的65.7%。
罗知是在第七届楚商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披露上述数据的。她说,民营经济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2024年,民营经济吸纳了全省80%以上的就业人口。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90%。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了全省外贸总额的70%,为推动湖北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比全国平均数据可以看到,湖北民营经济去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的确含金量十足。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方面,去年全国的平均水平是60%,湖北高出了5.7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方面,去年全国平均数据是55.7%,湖北高出了14.3个百分点。湖北的民营经济总量去年位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湖北企业多年来一直名列中部第一。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等重要领域,湖北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创新动力持续丰盈。
罗知认为,湖北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有三大机遇。一是湖北发展“有根产业”优势突出。所谓“有根产业”,即立足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产业。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技术设施相继落户湖北,让湖北发展“有根产业”底气十足。二是人工智能的颠覆式科技创新带来赶超机会。湖北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武汉数字专利的质量远超杭州,这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再加上湖北的制造业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优势,把人工智能的专业模型和制造业的流程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前景广阔。三是百万大学生是数字时代逆向创新的主力军。百万大学生群体是湖北逆向创新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堪称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需求多元,创造力丰富,是逆向创新的关键力量。
为保障湖北民营经济持续创新发展,罗知建议建立一流的中小企业创新生态;建设长江中游创新投资中心,重视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培育;打造内陆制度型的开放高地,帮助企业获得更广阔的国际和国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