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点草成金 石首秸秆远销云贵川

湖北日报 2025-10-23 09:38:30

深秋的荆州石首市,收割后的稻田里,搂草机将散落的稻草归集成行,打捆机随即“吞”草“吐”垛,转眼产出一个个重达500斤的草垛。

“今年秋收,我们组织了46台搂草机、打捆机,参与石首6个乡镇、约11万亩农田的秸秆回收。”在久合垸乡西江村的田埂上,湖北旺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法人陈军华向记者介绍。

稻草的“增值之旅”从田间开始。在旺亿公司东升镇加工车间内,经过拆包、控水、揉丝、打包等工序,粗糙稻草变身为牛羊的“营养餐”。陈军华表示:“加工的饲草主要销往云贵川,目前每吨售价700元以上。”

秸秆回收推行“两不找”模式,实现双赢。小河口镇南河口村村民刘小娥道出农户心声:“过去稻草堆在地里,既耽误下一季耕种,还要花钱请人清理。现在公司免费收走,我们省了清理费,还不误农时,这比什么都强。”

对企业而言,稻草经分级利用具有利润空间。湖北江坤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章娟介绍:“我们按质论价,优质稻草加工成饲草,每吨卖700元左右;中等品质的用作菌菇基料,每吨售价约400元;品质较差的送往发电厂作燃料,每吨也能卖200元,扣除成本后,仍能盈利。”

“秸秆从废料变成资源,实现多方共赢。”南河口村村委会主任余光闪感慨,“过去秸秆禁烧工作压力大。现在引进专业主体,既解决了污染难题,又为农户抢出农时。”

石首市构建起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全市已培育市场主体65家,覆盖15个乡镇办区,配备各类机械400余台套,设置临时堆场345处。

今年全市已完成水稻秸秆离田10万余亩,收储秸秆5万余吨,预计全年秸秆离田利用量将突破12万吨。

在政策推动方面,石首对秸秆离田利用主体按每吨50元予以奖补,对收储仓库、加工设备按投资额30%补助,并建立“四级包保”责任体系,设立42个农机手“爱心驿站”,开展技术培训520人次。

秸秆从“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石首通过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可持续之路。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