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警营“多面手” 心灵“守护人”

平安武汉 2025-09-09 14:14:41

“处置违法时,对方突然说‘你领导是我朋友’,怎么回应?”“规范执法却被掐头去尾发上网,只剩你‘态度冷硬’的画面,该如何面对?”8月15日,在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长轮训班上,武汉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基地心理学教官应红杰抛出几个尖锐的实战问题,瞬间抓住全场注意力。他不讲空理论,而是以一线真实情境切入,开启执法语言艺术课程。

台上,他眉眼含笑,执鞭剖析案例,持快板即兴演绎,妙语频出,赢得满堂掌声与笑声;台下,他被同事贴上“安全艺术家”“拆弹专家”“警营活雷锋”等标签。从22年的军旅生涯,到14年的警营光阴,应红杰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橄榄绿换藏青蓝,岗位虽变,为民初心始终滚烫。

用“心”授课的“安全艺术家”

“教条式讲解没意思,不如我们玩个游戏。你们信不信,我一分钟就能让你们‘上当受骗’?”2024年8月22日,在某银行的反诈宣讲现场,应红杰微笑着设下“话术圈套”。

他借助心理学中的“惯性思维”,果然在一分钟内让全场观众大呼“被骗了”。“骗子可是把心理学当‘必修课’的啊!”他顺势切入主题,用接地气的本地案例和幽默表达,把反诈知识牢牢烙在大家心里。

这样的课堂,正是应红杰的日常。他拒绝填鸭式教学,把部队文工团的表演特长融入警务教学,独创出“沉浸式、互动式、演艺式、情景式”教学法,把枯燥的理论变成了学员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实战工具。

“小小竹板声声响,人人都来反诈骗!”去年“六一”儿童节,在粮道街中学的舞台上,应红杰眉飞色舞、手持快板,一段自编自演的《人人都来反诈骗》清脆押韵、风趣生动,用身边事讲警示案例,引来师生们阵阵笑声和掌声。最后,他把反诈要领浓缩成一句朗朗上口的八字童谣——“给钱不要,要钱不给”,深深印在孩子们心里。

作为武汉少年警队的核心辅导员,他成功推动万余名中小学生成为校园安全的“种子”。从特警装备展、禁毒模型讲解,到防溺水情景剧……他打造的“视听说演”四维课堂,将法治的种子温柔而有力地播撒进无数童心。他所讲授的防范电诈课程,单次线上点击量超过百万,已成为武汉公安一张闪亮的宣传名片。

10余年来,他的足迹从警营延伸至机关、社区、学校、企业,授课送教近千场。业余时间,他笔耕不辍,撰写了《犯罪嫌疑人常见谎言的识别》等10余篇论文,多次发表在核心期刊。他总说:“教育不是喊口号,要像春雨一样,慢慢渗进心里才行。”

用“情”沟通的“拆弹专家”

“学心理学不是为了纸上谈兵,要能在实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应红杰始终将这一理念深植于教学中。而他精湛的心理学技能,也一次次在危急关头精准施策、化险为夷。

2024年6月的一个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名男子因情感纠纷挟持前妻男友,情绪崩溃、扬言报复。应红杰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介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别钻牛角尖,千万别做傻事!”他连续发出二十余条短信,字字恳切、句句暖心。近两个小时的耐心劝解,终于换来对方一句:“应老师,我不会伤害他。”

随后,他通过电话长谈,一点点卸下对方的心理包袱,引导其说出了藏身地点,协助民警安全解救人质。这场可能发生的恶性案件,最终得以化解。

2020年,应红杰开通了一条公益“心理咨询热线”,至今已服务群众近2000人次,并成功劝返7名逃犯投案自首。

2023年,他回河南老家探亲时,听亲戚说同村青年王大山(化名)在国外“半年能赚40万”,凭着多年的职业敏感,他立刻察觉不对,哪有这么轻松的“好工作”?

接下来的4个月里,他每天以“红杰叔”的身份给王大山打越洋电话,不指责、不施压,就聊些家长里短,最后才慢慢劝:“孩子,外面的‘捷径’多半是坑,早点回头,走正道心里才踏实。”最终,王大山彻底醒悟,主动回国自首,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获得轻判。

出狱那天,王大山没回家,而是先直奔训练基地,把一面写有“警院教官指点迷津,迷途浪子重获新生”的锦旗,双手递给应红杰,红着眼眶说:“叔,要不是你,我这辈子就完了。”

类似的故事在今年3月再度上演。退伍兵李雷(化名)曾是应红杰的兵,因公司涉案遭网上通缉,半年逃亡生活让他身心濒临崩溃。一次偶然,他看到应红杰的报道,抱最后一线希望拨通了熟悉的号码。

电话接通,李雷泣不成声,应红杰静静倾听,不加打断。此后3个月,应红杰不仅持续为他做心理疏导,还协助联系律师厘清法律后果。最终,李雷彻底卸下包袱,主动走进派出所投案。

用“行”立范的“警营榜样”

“作为教官,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传,做得好,才能说得响。”这是应红杰一直恪守的信条,他也真正把这句话融入了日常。

2022年8月,一列从汉口站开出的动车即将发车。突然,一位老人大喊:“抓小偷!”正在车上的应红杰闻声而动,一个箭步堵住车门,看准正在逃窜的小偷,一记干净利落的抱腿顶摔接上步锁喉,瞬间将其制服。整个过程短短数秒,尽管手臂在搏斗中被擦伤渗血,他却丝毫不顾,坚持按原计划赶往宜昌完成送教任务。

生活中的应红杰,还是个热心肠的“活雷锋”。家乡遭遇洪涝灾害时,他悄悄捐了11万元支援重建;社区里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他主动联系企业,拉来物资帮老人们添置用品,逢年过节还会上门陪他们聊天;单位年轻同事有困惑,他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谈心,帮忙出主意。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然活跃在一线,讲台上、应急现场、公益一线,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有人问他:“这么多年连轴转,不累吗?”他笑得眼里闪着光:“人活着,能让别人过得踏实一点、好一点,比什么都值。看着大家平平安安,走在正道上,我就觉得浑身是劲。”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01、中华网湖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