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批复。
《规划》明确,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汉要发挥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12月20日,全国已有26个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兰州均被定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杭州、南京均被定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而被定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只有武汉,郑州、太原被定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合肥被定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沙被定为“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南昌被定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对比此前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武汉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升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提出,系统提升航空、铁路枢纽功能,加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支持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据悉,2024年,天河机场迈进“三航站楼+三跑道”时代,全年旅客吞吐量为3140.6万人次,居中部第一;中欧班列(武汉)连续2年每年开行突破1000列,武汉港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突破23万标箱,居内河港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