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武汉江岸:构建三级分级解纷体系 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

新华网湖北频道 2023-12-06 10:00:48

4日,武汉“枫景”基层行暨政法创新品牌宣传采风活动走进江岸区,采风人员先后赴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综治中心、联调中心,江岸区综治(矛调)中心实地采访。

近年来,江岸区委政法委构建三级分级解纷体系,打造一站式调处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百步亭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江岸区委政法委、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入选湖北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三小法宝”预防化解邻里纠纷

“跟群众成为闺蜜、家人,隐蔽性强的家事矛盾就能被及早发现化解。”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副书记龚汉华介绍,社区解纷有“三小法宝”。

面对居住结构复杂、邻里矛盾多发的问题,百步亭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灵通、小天平、小喇叭”的三小法宝,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楼栋,纠纷不出苑区,矛盾不出社区”。

“小灵通”即社区工作者进网入格,志愿服务队常问常劝常帮,及时从居民喜怒哀乐中发现问题从而提前介入。“小天平”即为居民提供优质调处服务,诸如制定社区公约、规范处置各类纠纷、整合基层法庭等专业力量联合调解等。“小喇叭”即通过举办邻里对夸会等各类邻里文化活动,营造友爱、正能量的邻里氛围,减少矛盾发生。

针对邻里纠纷的不同类型,社区成立了“老陈调解工作室”“老书记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室。作为原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主任,退休后的陈立昌用“四心”“四情”“八字工作法”,一干调解就是23年,先后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760余起,无一起投诉。陈立昌示范在前,居民紧随其后。“我的楼栋在我这不能有事。”80多岁的楼栋长爹爹半夜听到楼上小两口吵架吵得很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上楼跟年轻人聊到凌晨1点,最终小两口心平气和下来。

近年来,百步亭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把主动服务植入社区治理投诉数量下降23%

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作为老旧社区,面临基础设施老化、遗留问题较多、公共服务薄弱等问题,成为矛盾高发地。对此,社区探索出事务代办、诉求代理、意愿代言的“三代”解纷工作法,实现矛盾由被动回应转向主动解决,大量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江汉北路社区创新开展事务代办服务,将事务代办点变成矛盾纠纷“雷达站”,将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作为关注重点,大力发动网格员、下沉党员、楼栋长、平安志愿者热情“敲门”问询,帮助解决证照年审、水电代缴、参保代办等小烦恼、小麻烦,防止因跑腿难引发怨气怨言。

通过意愿代言,将分散的居民需求归纳成集中的民意呼声,江汉北路社区梳理出加装电梯、水箱改造等61项公共诉求列入社区共管清单,以“六步议事法”凝聚公共纠纷最大共识,圆满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小区停车难、专业物业引进难等问题。

江汉北路社区还创新推出信访代理工作法,变居民“上访”为干部“上门”,调动社区干部、律师民警、“红色物业”物管员、老党员、志愿者队伍等“红色细胞”全员上阵,倾听信访诉求,使信访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可诉之地。近3年,社区群众投诉数量下降23%。

调解专家团“会诊”群众诉求一站解决

走进江岸区综治(矛调)中心一楼大厅,前台工作人员在对来访群众的矛盾诉求进行分类“挂号”派单,3楼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室的调解“专家”吴俊杰的电脑系统上同步收到派单,群众来到相应调解室即可进行调解。

在3300平方米的江岸区综治(矛调)中心,信访局整体进驻,政法、卫健、群团、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等部门派员常驻,特邀调解组织、心理服务机构、社工机构等力量按需轮驻,快速响应各类诉求。

在中心3楼,“物业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院诉前调解”等调解室一字排开,通过设置“一庭八室五调委”,区综治中心集中为群众提供人民调解、速裁快审、心理疏导等9大服务。

当一位调解“专家”无法独立调处的复杂纠纷,区综治中心将组建调解“专家团”联合调解。

在建强三级综治中心的基础上,江岸区健全完善“社区前哨、街道主战、区级兜底”解纷体系,在湖北省首创“法院+公安+妇联”三方反家暴协作机制,创新探索医疗纠纷鉴定前置联动机制,针对婚恋家庭纠纷,设置子女姓名权、家事民情、家庭暴力、离婚诉讼纠纷等4个排查化解闭环,防范化解了一批中高风险纠纷。(武政萱)

  责任编辑:江飞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