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民反诈防骗意识,筑牢安全防线,近日,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慧眼识诈”志愿服务团队联合咸宁市公安局、咸安区公安局、湖北银行咸宁分行,深入咸宁市17个社区与乡镇开展反诈宣传实践活动。由12名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多元形式普及防诈知识,在炎炎夏日掀起全民反诈热潮,展现了咸宁校园法治联盟的青春力量。
志愿宣讲员廖红梅在旗鼓社区与居民互动
创新“警校银社”模式 凝聚反诈合力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警校银社”联动机制,四方力量深度协同,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强大宣传合力。公安机关提供本地典型案例和专业反诈指导,湖北银行咸宁分行聚焦金融诈骗陷阱深度解析,社区搭建起贴近群众的宣传平台,大学生志愿者则充分发挥亲和力与沟通优势,成为连接各方的桥梁。
在咸安区温泉街道广场,志愿者们顶着酷暑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在社区服务中心,反诈宣讲课堂座无虚席。这种深度融合的模式确保了宣传内容的专业性与传播方式的生动性。“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活力有效打通了反诈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警校银社’联动为全民反诈注入了新动能。”咸宁市公安局江汉警官对此模式给予积极评价。
志愿宣讲员陈凯在三元社区宣讲防诈知识
精准宣讲多元形式 知识入脑入心
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志愿者团队精心设计宣讲内容。他们将复杂的诈骗手段提炼为“诱惑突破—制造恐慌—诱导转账”三步法,并结合咸宁市公安局提供的“冒充公检法”、“刷单返利”等本地真实案例,使居民直观识破骗局套路。
在三元社区,宣讲员为老年群体重点剖析“养老投资”类诈骗陷阱,揭露不法分子利用“高回报”、“保健康”等话术诱骗钱财的手法。在书台社区,志愿者们则通过自编自演的情景剧,生动再现“游戏账号买卖诈骗”过程,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深刻理解诈骗伎俩,现场气氛热烈,成为一场生动的“防诈交流会”。
志愿宣讲员在书台社区以情景剧开展户外宣讲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筑牢技术防线
五天内,团队累计开展室内宣讲14场、户外集中宣传3次,发放宣传资料百余份。在宣讲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详细讲解诈骗套路,还重点推广国家反诈技术工具。他们现场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来电预警、短信预警、诈骗举报等功能,并耐心指导居民安装使用,协助数百名群众成功安装该应用,为其增添了一道技术防护屏障。
居民参与热情高涨,从被动聆听转向主动学习互动。活动结束时,三元社区的张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讲的电信诈骗套路,我都记在本子上了,下次有新案例一定再来给我们讲讲!”
活动虽已落幕,但反诈宣传的效应仍在持续发酵。多个社区主动联系团队,希望后续继续开展宣讲;听过宣讲的居民纷纷在社区微信群中自发分享防诈知识。由大学生志愿者青春之声讲述的反诈故事,正在咸宁的街巷间传递。
“慧眼识诈”宣讲成员与警官合照
“慧眼识诈”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廖红梅表示,团队已在筹备秋季宣讲计划,“反诈这堂课,我们想一直讲下去,为守护群众‘钱袋子’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廖红梅 摄影:陈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