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UNESCO INRULED)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近日发布公告,“武汉学院木樨‘向阳而生’大学生实践团”入选AI4Education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立项团队。
木樨团队赴新疆哈密开展支教、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AI4Education大学生AI赋能乡村教育公益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UNESCO INRULED)和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以“AI赋能乡村教育”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由教育部、工信部重点扶持的人工智能高科技公司麦盟科技“AI课堂智慧分析平台”提供专业支持,旨在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教育促进农村变革”的使命,致力于为乡村教育注入科技驱动力。自项目启动以来,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29所高校的百余支团队参与了申报,武汉学院木樨“向阳而生”大学生实践团经过层层筛选,成功入选立项团队。
立项公示截图
团队队长郝朝阳介绍,“木樨”是丹桂的学名,取“折桂”之意,以此激励队员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丹桂精神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自2022年成立以来,先后组建8支实践团队,多次入选共青团中央专项活动,深入新疆、湖北、重庆等地,开展助学支教、产业调研、文化传承等主题的志愿服务,被共青团中央评为“2022年全国优秀文字团队”、“2023年全国优秀实践团队”,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被主流媒体报道50余篇。队长季杰曾荣获“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队长陈梓轩曾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今年,为了响应号召,木樨“向阳而生”大学生实践团计划经过为期3个月的筹备与AI技术培训,于今年7月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开展支教活动。
会计学院辅导员、武汉学院“木樨”社会实践项目的指导老师王文薏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教育变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如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时代新人培养,将新技术新应用服务教学与实践,是高校社会实践项目的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本次立项,团队已参加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实验室组织的“AI应用能力青年训练营”,运用AI技术赋能大学生和乡村教师,是“木樨”社会实践项目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乡村教育领域的新方向。(通讯员:王文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