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不仅每年下乡支教、参与社区服务,身体力行践行公益,还积极发起公益项目,将关注和支持的光芒照进弱势群体、非遗传承、乡村普法、守护长江等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来自武汉学院,一所践行非营利性公益办学的大学,近四年来,该校学生累计志愿时长达近40万小时。
9月,这群热心公益的大学生再次启程,在“久久公益节”的舞台上邀请到了一万余位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捐款助力,共同成为守护长江、传递绿色希望的使者。
步入第十年的互联网公益盛事“99公益日”今年升级为“久久公益节”,自2024年9月5日始,全新升级的“长江生态画廊计划”也正式登陆腾讯公益平台。该项目由武汉学院学生团队创意孵化,由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携手武汉学院于2023年99公益日推出,并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在过去一年里,得益于社会公益捐助的支持,50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跨越山川,沿着长江一路深入江西湖口县、湖北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镇六里冲村、湖北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湖北荆州市洪湖市燕窝镇和平村和九簰洲村等地,为五座长江沿岸的村庄留下了22面绚烂的生态墙绘。这些“长江生态的墙绘师”不仅美化了长江村落,还向当地居民和游客们传播了生态保护的宣言。
截至9月9日,“长江生态画廊计划”已收到11068人次逾5万元捐款,将在未来一年完成至少50幅长江沿岸生态绘画,覆盖人群约5万人,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长江流域落画笔 乐当生态美容师
纵贯6300公里的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岸村落依江而生,一度因粗放开发遭受生态重创。如今,随着长江大保护的不断推进,以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唤醒,老一辈村民们常常能见到的江中嬉戏的江豚,正逐渐重回人们的视野。“水清鱼丰生态美是我们父辈的记忆,也是我们的心愿。”武汉学院法学专业学生刘千慕这样谈起他们发起项目的初衷。
今年夏天,“长江生态画廊”项目团队先后在武汉市洪山区、江夏区等地绘制生态墙绘,不起眼的井盖、随时可见的石墩、空白废弃的墙面……这些都成为了他们点缀环境、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的载体。
武汉学院的大学生在长江附近村落的墙面上作画,传播生态保护理念
从武汉到横跨中国三大经济区的长江流域各省,从城市高校到乡村中小学,从大学生社团走向城乡社区,“长江生态画廊计划”将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创意,邀请更多人加入这场长江生态保卫战,用一幅幅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生态长卷覆盖长江流域,唤醒更多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久久公益节虽已进入尾声,但细水长流的爱心捐赠仍在继续,武汉学院学子们将继续为长江水清鱼跃的未来不懈努力。
线上线下齐助力 共创长江新画卷
除了在腾讯公益小程序发起募捐外,项目也在线下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在武汉学院举办公益市集
9月5日至9日,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在武汉学院举办公益市集,广邀师生和新生家长关注与支持“长江生态画廊计划”团队,通过精美的明信片、环保袋等周边文创产品生动地展现项目的成果,吸纳更多爱心捐款。
武汉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绘制井盖和石墩
在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绘制公益墙绘时,项目团队还开展了公益涂鸦墙活动,邀请当地居民一道,用艺术为乡村添砖加瓦。“留白共创”环节也将被推广到未来的墙绘活动中,邀请绘画地区周边居民亲手为家乡添上色彩,让每一幅绘画都成为他们与长江深厚情感的纽带,共同编织属于这片土地的记忆与梦想。
关于项目发起和主办方: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
一丹大学教育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一个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基金会以“共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为愿景,专注为武汉学院的长远发展建设提供可持续化支持,探索中国民办大学和民办大学教育基金会公益办学模式和理论,助力武汉学院培育面向未来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资助项目包括:武汉学院校园建设、奖助学金、企业合作特色应用型课程等。
关于项目创意和执行方:武汉学院
武汉学院(前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系陈一丹先生捐资举办的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以“成为最受尊敬的民办大学”为愿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立足“应用型、重特色、国际化”,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在校学生共计11,600余人。2016年6月,武汉学院部分特色专业获批进入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成为湖北省第一所一本招生的民办高校。(通讯员: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