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商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2名集团高管薪酬悉数公布。
根据公告,2024年武商集团薪酬在150万元以上的高管共7位,分别为: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秦琴:172.91万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事长、工会主席吴海芳:169.77万元;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李轩:169.45万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汪斌:169.28万元;副总经理朱曦:163.59万元;副总经理吴全斌:163.43万元;副总经理钟子钦:169.61万元;2024年武商集团薪酬在10-100万元以上的高管共3位,分别为:职工董事王丽华:38.86万元;职工监事周蕾:75.36万元;职工监事汪洋成勤:54.13万元;2024年武商集团薪酬在10万元以下的高管共4位,分别为:独立董事唐建新:9.6万元;独立董事郑东平:9.6万元;独立董事张宏翔9.6万元;独立董事谢文敏:9.6万元;另外,还有8位高管2024年的薪酬为0元,分别为: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洪祥,董事汤俊,董事潘军,董事江志雄,董事董冰乐,监事杨廷界,监事艾璇,董事扈佳娜。
2024年,武商集团22位高管合计薪酬总额为:1384.79万元。
那么,武商集团高管的薪酬待遇在行业中处于什么水平呢?
客观来讲,跟那些头部电商平台的高管薪酬相肯定没法比,但在实体商超里面算是还不错的了。比如,武汉另一家零售巨头——中百集团,董事长汪梅方的年薪才59.11万元。
年报显示,2024年,武商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为1.38亿元,高管总薪酬占净利润比例约10%,这个比例在实体商业里也属于比较高的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体商业“绩效导向”的策略。
从实体商业与电商平台高管的薪酬对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实体商业的日渐式微。目前,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朴朴等主要电商平台的高管年薪基本都在500万以上,实体商业很难给出这样的高薪。
武商集团的高管薪酬体系,折射出实体零售在转型期的典型困境:既要通过市场化薪酬吸引人才,又受制于行业利润瓶颈。相较于互联网企业的天价年薪,其薪酬结构更显谨慎务实。
从去年开始,国内实体商业界便掀起了一波学习“胖东来”的潮流,中百、永辉等老牌商超纷纷奔赴“胖东来”取经,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与“胖东来”相差甚远。
前段时间,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2025中国超市周上公开透露了员工的待遇:普通员工在交完社保以后,平均月工资是9886元;店长一级2025年月平均到手工资达到了78058元。
相比于胖东来“员工利润共享”模式的民企,武商、中百等国企仍存在激励创新空间。
未来,如何在提高盈利能力与管理层报酬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仅是实体商业破局的关键,也是国企商超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