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教育 >

青春力量对话千年“布”歌 探访非遗红安大布传承路——武汉晴川学院实践团走进红安纪实

青春力量对话千年“布”歌 探访非遗红安大布传承路——武汉晴川学院实践团走进红安纪实
2025-07-18 14:56:38 来源:中华网湖北

陶文成还向实践团师生展示了其创新作品——织有《黄安谣》的红安大布。他将这首反映红安(旧称黄安)革命历史的民谣词句,以赭红为底、金黄为字,巧妙地转化为布面上的星火图腾,“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字样在经纬交织中跃然而出,用传统技艺铭刻下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展现了非遗技艺在创新中传承红色基因的独特魅力。

非遗传承人陶文成展示红安大布上的《黄安谣》

聆听:五代匠心,薪火绵延

实践体验后,陶文成讲述起他与红安大布的故事。作为家族中第五代传承人,他虽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但最初选择了机械领域工作。面对母亲延续技艺的期望,他曾有过彷徨。然而,随着对传统文化价值认识的加深,陶文成深刻意识到守护这项濒危技艺的紧迫性,最终选择重拾祖业,从母亲手中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

谈及未来,陶文成充满信心。他们还积极走进社区、学校,特别是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等地开展少儿织布体验活动,致力于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兴趣的种子。更让他欣慰的是家庭氛围的熏陶——年幼的女儿在祖母和父亲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下,已对织机梭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常与伙伴们一起模仿操作。这悄然萌发的热爱,让第六代传承的星火在这个充满织机声的家中清晰可见。

红安大布技艺传承人陶文成开展幼儿教学班

此次长胜街之行,武汉晴川学院“将星启航”实践团师生不仅深刻领略了红安大布精湛的工艺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近距离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执着坚守与创新探索。陶文成师傅及其家庭的故事,是无数扎根乡土、默默耕耘的非遗守护者的缩影。实践团师生表示,记录与传播这份坚守的温度,推动青年一代了解、热爱并参与非遗保护,让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是时代赋予的责任。红安大布的光华,必将在这样的接力守护与创新实践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通讯员:阮肖艳 陈猛 刘磊)

(责任编辑:黄薇)
关键词:武汉晴川学院,暑期实践团,红安大布,非遗技艺,传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