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9点,武汉市江夏区三潭社区托管班的教室内,一场以“多吃蔬果身体棒”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正火热开展。来自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博士团的志愿者们通过趣味讲解、实验互动和情景游戏,将蔬菜水果的营养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理解、能参与、可实践的体验科普,引导孩子们健康饮食,快乐成长。
营养搭配小窍门:多彩蔬果更健康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超人爱吃西兰花吗?”主讲人杨静影开场以孩子们所熟悉的超级英雄为切入点。她指着展板上的西兰花解释:“这种绿色蔬菜里藏着‘三重守护力量’——钙像小铠甲增强骨骼,铁是运输氧气的‘小火车’,维生素C则是抵御病菌的‘盾牌’。”图文并茂的展示使得孩子们了解到了多种蔬果的独特功效,例如甘蓝类蔬菜中的抗氧化物质、豆类中的植物蛋白,以及猕猴桃、鲜枣等水果中高含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A。
博士团杨静影讲解蔬果中的营养成分
“水果达人”柳秋艳随后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水果星球大冒险”,揭密了水果中的“营养密码”,她特别强调蔬果在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发育方面的作用。现场的孩子们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问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搭配来最大化蔬果的营养价值。柳秋艳给出了简单实用的饮食建议:每天搭配不同颜色的蔬果,比如一个橙子加一个猕猴桃提供双倍维C,或者菠菜配紫甘蓝组成“抗氧化组合”。同时还特别提醒,蔬果要现买现吃,存放超过3天营养就会悄悄“溜走”。
孩子们积极与博士团成员互动
营养知识变“魔术”:维生素现场“发光”
此次科普还精心设计了趣味互动环节——“维生素B2荧光实验”,将健康知识与科学探索巧妙结合。博士团成员拉上窗户,将溶解了维生素B2的水溶液置于黑暗中,手电筒光束一扫,溶液瞬间绽放出黄绿色的璀璨荧光,像把星星装进了杯子里。孩子们围坐在台前发出阵阵惊叹,杨静影解释道:“这些‘小星星’就是藏在牛奶、鸡蛋里的维生素B2,它能帮助我们把食物变成能量!”随后,孩子们分组尝试并观察荧光变化,通过这一亲手实验直观理解了“营养素虽看不见,却在身体里闪闪发光”的道理。孩子们兴奋地表示“回家要多补充‘荧光能量’”。
孩子们亲手进行维生素荧光实验
互动闯关游戏:在欢乐中增强健康认知
在活动的尾声,博士团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到“果蔬园里有什么”接力游戏中来,孩子们在节奏明快的拍手声中快速应答,从“苹果”、“香蕉”到“胡萝卜”、“西红柿”,清脆的童声此起彼伏,将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记忆。小小的游戏不仅检验了学习成果,更在欢声笑语中将“多吃蔬果”的理念悄然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欢乐的学习氛围下,小朋友们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记。
博士团成员和孩子们共同参与接力游戏
孩子们主动进行才艺展示
三潭社区托管班负责人陆老师对此次科普活动效果赞不绝口:“博士团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的态度。这种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科普形式,让孩子们记得更牢固,效果远超预期。”这场“从舌尖到心间”的健康启蒙,正是华中农大“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的缩影。此次科普不仅是一场成功的儿童营养科普实践,更搭建了一个高校智慧服务基层、科研力量惠及民生的桥梁。用科学与趣味交织的钥匙,打开孩子们认识健康、追求健康的大门,从孩子开始,扎根家庭,辐射社区,在社区营造了关注食品安全、崇尚营养健康、追求品质生活的浓厚氛围,为孩子们的健康童年点亮了一盏明灯,也为健康社区、健康中国的建设播撒下希望的种子。(通讯员:李昌超 娄益萌 赵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