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公司 >

浙江鑫湖律师事务所律师葛春良

浙江鑫湖律师事务所律师葛春良
2025-04-01 16:39:46 来源:河北网电

在修复方案设计鉴定和造价鉴定的时候,葛律师同样利用自己的工程结构设计知识、施工经验和工程造价工作经验,进行了及时跟踪和提出合理的意见。最后该案件在修复造价鉴定的基础上以调解结案,案件处理结果最终取得了完美的效果,调解的结果甚至已超出了当事人委托时的心理预期。

葛律师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跨专业结合的优势,加上敬业、认真的工作态度,适时提出有价值的处理意见,很好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葛律师还不忘钻研和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有所思考的前提下撰写论文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其所著论文《建设工程工期索赔疑难问题解析》在《工程造价管理》(2017年第 3 期)上发表,该文章发表后被多个网站引用。其中程序性失权和实体性失权观点,也在最高人民法院 2019 年发布的《< 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理解和适用》一书中被采纳和引用。

随着办理的案件越来越多,葛春良在律师行业逐渐崭露头角。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辩论能力,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与同行的认可。他所代理的案件涉及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每一个案件他都认真对待,为当事人争取到了最大的合法权益。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他的业务能力日益精湛,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律师,目前已成为浙江鑫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辞浙赴蒙”融冰雪,“法”暖北疆守民权

在律师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葛春良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深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还有许多困难群众需要法律的帮助和支持。2022 年,当司法部发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号召时,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了这一行动。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对援助有着深刻的理解。这些年来,我一直都想去贫困地区支援一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葛春良在谈及自己参加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初衷时说道。为了这个选择,他放弃了事业上升期的丰厚创收,告别了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内蒙古根河市的法律援助之路。根河市,地处中国冷极,与他从小生活的南方地区有着天壤之别。这里的气候严寒,极端低温达 -58℃,市区冬天温度 -40℃以下是常态。对于葛春良来说,仅仅是适应当地的气候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刚到根河时,他在上下班的路上经常因为路面结冰而摔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笑着说:“刚开始不习惯,走得多了也就有了技巧,现在就不容易摔倒了。”

除了气候的差异,语言和观念差异、生活习俗不同等问题也给葛春良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住他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的脚步。他积极与当地群众交流沟通,努力克服障碍,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法律需求。在他看来,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情融“冷极”疏管道,法化坚冰睦比邻

在根河市的法律援助工作中,葛春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件和当事人,其中,受援人刘某的案件让他印象尤为深刻。刘某是一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所居住的房屋下水管道堵塞、上冻不通,导致下水管道返水溢到室内,房屋浸泡受损。排水管道属于该单元的公共设施,按照常理,管道修复费用和损坏引起的损失理应由单元同侧六个住户均摊。然而,尽管损失不到一千元,当刘某多次与楼上楼下邻居沟通时,却遭到了拒绝,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多次沟通无果后,刘某情绪变得异常激动,由于其本身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多次迁怒于家人,甚至与家人发生激烈冲突,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葛春良在接手这个案件后,并没有简单地从法律角度去处理,而是敏锐地察觉到刘某情绪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他意识到,对于刘某这样的特殊当事人,单纯的法律诉讼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疏导或许更为关键。

于是,葛春良在为刘某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运用学习过的心理咨询专业技能,耐心地与刘某沟通交流。他倾听刘某的烦恼和委屈,给予他充分的理解和关心,引导刘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帮助他寻找合理的宣泄方式。在与刘某家人的沟通中,葛春良也详细地解释了刘某的病情和心理状态,指导家人如何更好地与刘某相处,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在葛春良的努力下,刘某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对问题的处理也变得更加理性。同时,葛春良也积极与刘某的邻居们进行沟通协调,在法院的配合下让邻居们共同承担了管道修复费用和房屋损失赔偿。这个看似简单的案件,在葛春良的用心处理下,不仅解决了法律纠纷,还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修复了刘某的家庭关系,真正地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听起来也有些意思:葛律师在根河市社会纠纷矛盾调处中心值班时,来了一位牧民甲咨询丢马的民事案件。他自述他家丢了一匹马,被人牵回家的途中发现正巧被他发现了,因为马的面部特征比较明显,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己家的马。但是牵马的牧民乙坚称那是他自己家的马,双方于是争执不下。

案子已经起诉到了法院,牧民甲自己也感觉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服法官,所以来咨询该如何证明那匹马就是自己家丢失的。葛律师分析后认为他的证据确实不足,他感觉挺失望,眼中露出了不甘的神情,问我:“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葛律师进一步分析他们的马群管理模式后,建议可以通过生物鉴定来判断那匹马的归属,并为他免费代书了生物鉴定申请书,后来通过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最终为牧民甲挽回了财产损失。“相较于我之前办理的案件来说,法律援助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底层困难群众,涉及的案件标的额也不大,但是对于受援者来说,都不是小事。有些是非矛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升级和演变成社会稳定问题。”葛春良深刻地认识到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根河市,当地相当一部分百姓法律意识淡薄,很多人因为无知而触犯法律。因此,普法工作成为了葛春良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尺讲台播法种,万家灯火映公平

为了提高当地群众的法律意识,葛春良主动申请到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他精心准备普法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向群众讲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婚姻家庭、劳动纠纷、邻里关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社区普法活动中,他与居民们坐在一起,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居民感慨地说:“以前很多不懂的法律问题,今天听了葛律师的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以后遇到事情,我们也知道该怎么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了。”

在学校,葛春良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法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他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向学生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一次模拟法庭活动中,学生们亲身体验了法庭审判的过程,深刻地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和公正。一位参与模拟法庭的学生激动地说:“这次活动,让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以后一定要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关键词:律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