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末伏,武汉星飞客航空科普基地的机库热得像个蒸笼。
六七架不同造型的飞机整装待发,火箭模型仿佛下一秒就要一飞冲天,身穿飞行员制服的小小机长列队敬礼,满眼憧憬地望向驾驶舱……
这一幕像极了电影《长空之王》里的画面。
无疑,中国式的父母总有成年人的责任与包袱,而孩子们也有小朋友该有的活力与纯粹。就像在电影散场,大人们可以略带调侃的说出
“王一博苏感十足,082,我是你的僚机”,却很难将“雷宇太帅了,祖国的试飞员太棒了”表达于口,所幸小朋友们可以帮他们代劳。
在8月12日,2023小龙人计划武汉站——“中国机长”航天一日营现场里,有家长说,原来陪伴真的能打开两个童年,一个自然是在当下,另一个则已尘封了30年。那是喝着武钢的盐汽水,守着电视机里的武汉4套的惬意期待,是田间捉青蛙的间隙,看着飞机划过天边的兴奋雀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暑假和梦想。在守护孩子们的小小梦想时,父母们的记忆亦开始重映。
从干农活到当试飞员,梦想不一样
爸爸:胡志攀,80后,人工智能工程师
儿子:胡涵艺,10岁,小学四年级
参加“中国机长”航天一日营的15个孩子中,胡涵艺是一枚妥妥的航空学霸。
站在飞机机库中,面对基地老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他对答如流。“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油箱藏在翼根部位。”“压力差托举着飞机离开地面。”“雅典幽灵航班事故,是因为增压系统的按钮没有从手动调回自动……”
胡涵艺的脑袋里,仿佛藏着一本航空类百科全书。三四岁起,他就对飞机产生了浓厚兴趣。读绘本,拼航模,看纪录片,《萨利机长》《中国机长》等影片,他讲起来头头是道。
“儿子对飞机有多上瘾?”爸爸胡志攀说,他坐出租车都能跟师傅聊半小时飞机,没事在家转圈,锻炼抗眩晕能力,认识飞机仪表盘上的所有英文单词,读《空气动力学》比课本都入迷……
今年上映的《长空之王》,胡涵艺看了三遍,他说,“想成为雷宇那样的试飞员,守护苍穹,为国出征!”
看着儿子沉浸在航空一日营的兴奋里,胡志攀想起了自己儿时的暑假。他在黄冈农村长大,仲夏农忙,插秧,晒谷子,田里捉青蛙,心中未曾有梦想的种子萌芽。偶尔,飞机划过云彩,留下一道长长的线,他想:外面的世界应该很精彩吧。如今,呵护儿子的梦想,成为他最重要的事。
从拍洋画到观火箭,快乐不一样
妈妈:陈佳,80后,传媒采购经理
儿子:田淳明,10岁,小学四年级
这是田淳明参加小龙人计划的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