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笃行万里,奋进璀璨人生
——访乔氏台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乔元栩
在中国台球界,有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几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中式八球濒临灭亡的命运,将国内的斯诺克、九球基本转换成了中式八球,不仅将其推向大江南北,还推向了世界,目前正让这项运动狂飙在进军奥运的征程中。他就是乔氏台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乔元栩。
从林业机械工程师到台球行业领军人物华丽转身的背后,是他三十多年不懈的坚持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从最初个人吃饱饭到中式八球人人都吃饱饭的“温饱梦”;从自己免于出身歧视到中式八球人不因草根运动而被歧视的“平等梦”;从自己在城市站稳脚跟到中式八球在世界站稳脚跟的“奋斗梦”;从民族运动的“世界球同”到为万世开太平的“世界大同梦”,因为不甘平凡、不肯向命运低头,倔强的乔元栩在不同时代追逐着一个又一个不断递进的“梦”,这些梦支撑着他完成自己人生的逆袭,也将在接下来助他实现一项运动的终极升华。
童年梦想——“吃顿饱饭”,少年梦想——“考上清华北大”,青年梦想——“挣个铁饭碗”,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这些梦想都破灭了。
1952出生的乔元栩生在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期,记忆中的童年是灰色的,那时候的他天天在盼过年——因为能吃上干饭。可以说“吃顿饱饭”的梦想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
1968年,阶级斗争的风暴降临,吃饱饭的梦想还未完全实现,时代的巴掌就又烀在了他的脸上。父亲为“贫农”成分,但却因为母亲是“富农”而受到“牵连”。学校开大会,乔元栩永远忘不了“地富反坏右狗崽子滚出去”那句仿佛可以把一个人的尊严揉碎踩在脚底一样的歧视和侮辱。昔日的“三道杠”,受人追捧的好学生,变成了一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坏孩子”。什么时候能不受歧视,这是少年乔元栩的梦想。
成为正式工人,这又是青年乔元栩的梦想。由于父亲是下放干部,是农村户口,乔元栩在林业工作就是非林业子弟。非林业子弟就意味着不管你怎么拼命干,你永远不会转为正式工人,永远没有固定工作,就意味着永远没有前途。为了能成为正式工,他起早贪黑、干最脏最累的活儿,几年下来证实没用。他听说最危险的森铁窄轨铁路司炉工,由于经常翻车伤亡,又苦又累没人愿意干,招收非林业子弟,干好了可以转正,乔元栩为了成为正式工人也豁出去了。那是没有退路的一博,这儿不能转正,就只有回农村种地去了。为了表现好,他曾经连干三个班,4天4夜出
2023乔氏台球体育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典礼乘在车上,累得坚持不住了,也不敢请假怕破坏领导对他的好印象。实在扛不住,他真想把手砸伤了休息几天。为了表现,他不仅出色的完成了日常的司炉工作,在别人休息乘凉的时候,他就擦机车。当时的值班员也够坏的,不停的给他换机车,他也就把机务段的二十几台机车擦了个遍。几倍的工作量终于换来了技术与口碑的双丰收,乔元栩的师父们夸奖说:“整个机务段100多司炉工,你是第一把锹!”正因如此,师父们也敢于无视领导的内定暗示,力荐乔元栩进入牡丹江林业学院学习。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怎么会轻易落到他的头上?报上去被人顶下来,又有机会报上去,又因“非林业子弟”刷下来。最后一波三折,命运的女神终于降临在他的头上。终于能上学了,知识终于改变了命运,但命运如何安排,年轻的乔元栩并不知道答案。
1974年,乔元栩从牡丹江林业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毕业。那时候毕业的同学,九成的梦想都是转行从政当干部。对乔元栩来说走团委、党委的路线从政,无疑是最让人羡慕的一条路,但他对此并不感冒。“我想做个工程师学以致用,不能辜负国家这两年的培养!”就这样,他留在厂里成为一名技术员。白天与工人一起车间劳动,晚上就看书、画图纸,连新婚蜜月期都没有间断。不断的自学钻研加上实践,使他的机械技术突飞猛进,30多岁就成了业务骨干,各种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后来林业局进行技术改造,他两次接过别人搞废了的烂摊子一举成名,使他从多个大中专毕业生中脱颖而出,从技术员被破格提拔成为最年轻的机械工程师。1986年乔元栩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和松花江地区优秀党员称号。
90年代,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东北的林业却因资源危困,困难重重。单位每三个月发一回工资,乔元栩的爱人因工资上访被停发工资,一家人靠借债度日。大儿子学习成绩优异,如果他考上大学,拿什么供他?“我念书的时候没有书可读,我不能让有书读而我无钱供他的情况发生”,1993年乔元栩横下一条心,做出了一个今后改变自己乃至很多人一生的决定——辞职、下海!
中年梦想——在秦皇岛站住脚!
坐落在秦皇岛山海关的乔氏台球文化产业园,就是“台球皇帝”亨德利那句知名广告语——“打感好,我喜欢”所描述的乔氏金腿的原产地。在这里,每年生产的4万多台JOY乔氏球台被销往世界各地,且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顺着厂区外排队等候的物流车再向东前行9公里,乔氏台球文化产业园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机器轰鸣,高大的钢结构厂房正拔地而起。建成后,这里将年产7万张球桌。新老两个厂区未来规划的12万单班产能,构成了乔元栩“推中入奥、风靡全球”梦想最坚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谁都不会想到,仅仅26年前,这座厂房的前身还只是一个用碎砖旧瓦垒起来的不足2000平的作坊小厂,承载的也只不过是乔元栩一家四口人的生计。
还是在林业局工作期间,有一年乔元栩带着爱人高海华第一次来到秦皇岛。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戴河的滨海大道花团锦簇,美不胜收。高海华半开玩笑地说:“老乔,你将来能带我来这里薅草,我这辈子也心甘情愿了”。决心辞职下海,去往何方?黑龙江的兴隆镇往北越来越冷,只有向南!想到妻子当年不经意的一句话,乔元栩郑重的对妻子说:“海华,我带你去秦皇岛薅草去吧”。
2024“推中入奥”乔氏&世界台联&世界撞球协会高峰论坛乔氏与亚洲台球运动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