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国内外文旅规划设计专家受邀来到湖北省罗田县,对《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5-2035)》进行评审并获一致通过。该规划依托罗田县72.4%的森林覆盖率和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优势,设计出“水上红叶秘境”“杜鹃天堂胜境”等十大网红打卡地,奋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专家称,此举填补鄂东地区空白。
3月12日,多名专家对《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5-2035)》进行评审
据悉,该活动由黄冈市文旅局主持,东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多名高校专家参与。专家们建议,罗田县应以大别山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引擎,构建“1257”发展新格局:以1个国家级度假区为核心,依托天堂寨、天堂湖2大生态引擎,打造森林康养、非遗体验、湿地休闲等5大主题板块,构建交通、智慧服务等7大支撑体系。
近日,多名国内外文旅规划设计专家受邀来到湖北省罗田县,对《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5-2035)》进行评审并获一致通过。该规划依托罗田县72.4%的森林覆盖率和国家级湿地公园等生态优势,设计出“水上红叶秘境”“杜鹃天堂胜境”等十大网红打卡地,奋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效转化。专家称,此举填补鄂东地区空白。
3月12日,多名专家对《大别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5-2035)》进行评审
据悉,该活动由黄冈市文旅局主持,东南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多名高校专家参与。专家们建议,罗田县应以大别山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引擎,构建“1257”发展新格局:以1个国家级度假区为核心,依托天堂寨、天堂湖2大生态引擎,打造森林康养、非遗体验、湿地休闲等5大主题板块,构建交通、智慧服务等7大支撑体系。
《规划》立足大别山生态本底,突出生态价值转化
《规划》立足大别山生态本底,突出生态价值转化;依托文化深度赋能,以“京剧鼻祖”余三胜故里、鸠兹古国遗址为IP,打造三胜剧院、非遗工坊等文化地标,构建“戏曲研学+古风旅拍+国潮夜游”沉浸式体验场景;依托产业融合升级,借力“华中药谷”品牌,建设道地药材产业园、百草园康养酒店,开发药膳餐饮、森林康养等业态,形成“中医药+旅游+康养”全产业链。专家们指出,该规划填补了鄂东地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罗田样本”。
13日,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主持召开大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县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不断提升度假区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罗田县正以创建为契机,加速推进鸠兹古邑提升、天堂湖环线景观带等36个重点项目,同步完善智慧旅游、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3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带动区域综合收入达到百亿元。
《规划》立足大别山生态本底,突出生态价值转化
《规划》立足大别山生态本底,突出生态价值转化;依托文化深度赋能,以“京剧鼻祖”余三胜故里、鸠兹古国遗址为IP,打造三胜剧院、非遗工坊等文化地标,构建“戏曲研学+古风旅拍+国潮夜游”沉浸式体验场景;依托产业融合升级,借力“华中药谷”品牌,建设道地药材产业园、百草园康养酒店,开发药膳餐饮、森林康养等业态,形成“中医药+旅游+康养”全产业链。专家们指出,该规划填补了鄂东地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白,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了“罗田样本”。
13日,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主持召开大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推进会,要求全县上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不断提升度假区创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目前,罗田县正以创建为契机,加速推进鸠兹古邑提升、天堂湖环线景观带等36个重点项目,同步完善智慧旅游、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3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带动区域综合收入达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