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据经济观察报,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在具体排查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等三省的93家爱尔眼科医院后,发现其中4家医院涉嫌出具虚假诊断证明,分别是江苏南京爱尔眼科医院、扬州爱尔眼科医院、安徽蚌埠爱尔眼科医院、湖北咸宁爱尔眼科医院。
这一消息来自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提供的一封国家卫生健康委给出的信访回复单。
2024年8月,艾芬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寄送了一封举报信,举报爱尔眼科多家医院存在伪造诊断证明的行为。具体而言,爱尔眼科伪造患者的近视手术时间,以帮助患者通过有关机构的体检要求。
多家爱尔眼科医院涉嫌出具虚假诊断证明
爱尔眼科是中国第一家登陆A股的民营眼科医疗机构,2009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有“眼茅”之称。爱尔眼科的主要业务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眼前段项目和眼前段项目,其中,屈光项目是爱尔眼科最重要的业务,其营收贡献在全部业务中长期排在第一,营收占比约为三到四成。此次涉及出具虚假诊断证明的业务即为屈光项目。
据了解,某些国家部门或机构在招录时,对视力有较严格的要求,针对通过近视手术矫正视力者,会要求其接受近视手术的时间须在6个月以上。
艾芬在写给国家卫健委的举报信中提到,为患者完成近视手术后,爱尔眼科医院工作人员不填写诊断证明上的手术时间,在医生签名和医院盖章后,将诊断证明、医生签名时所用的笔一并交给做完近视手术的患者或家属,嘱咐对方自行填写虚假的手术时间,再交给相应部门或机构以通过体检。
国家卫健委在回复艾芬时提到,在此次排查前,江苏省、安徽省、湖北省等三省已根据日常监管和群众反映,掌握部分爱尔眼科医院出具虚假诊断证明情形,并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本轮排查新发现的违规情形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
一位三甲医院眼科主任表示,在公立医院,爱尔眼科这样的做法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公立医院的病历和诊断证明都会入档管理,诊断证明中的相关信息都通过机器打印,当天就诊,当天开具。
在回复单中,国家卫健委还详细披露了扬州爱尔眼科医院、蚌埠爱尔眼科医院出具虚假证明的具体情况,其中,扬州爱尔眼科医院已在艾芬举报前受到处罚,蚌埠爱尔眼科医院则涉及一位患者的死亡事件:
2024年4月,扬州市卫健委收到对扬州爱尔眼科医院的相关举报,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立案查处,已责令整改、警告并处罚款。此次国家卫健委再次对该院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未发现相关问题。
2022年8月,一位青年因体检视力不达标,在蚌埠爱尔眼科医院行双眼全飞秒手术治疗。术后,医院出具诊断证明书但未填写日期,患者自行将时间填写为2021年12月,顺利通过体检。之后患者因右眼“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病”治疗无效死亡。在其父亲举报后,安徽省卫健委已针对医院存在的开具诊断证明书不规范问题,对蚌埠爱尔眼科医院、当事医生作出警告、罚款及不良执业记分等行政处罚。
艾芬告诉记者,近两年,有许多爱尔眼科内部员工向她反馈爱尔眼科旗下多家医院长期存在出具虚假诊断证明的问题,并向她描述了出具虚假诊断证明的具体方式。在向国家卫健委举报之前,她已向多个部门举报。
艾芬提供的一个名为“借支季节性工资台账”的excel表格显示,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共向转介人支付超78万元回扣,这些转介人主要为宿迁各地医疗系统员工和公职人员。
在前述信访回复单中,国家卫健委也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回复。国家卫健委提到,2022年宿迁市卫健委收到相关举报,联合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开展调查,并于2023年4月处理完毕。目前宿迁科以康爱尔五官医院已经注销,涉案相关人员已由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曾被曝贿赂公职人员
2023年12月,艾芬在个人社交账号@急诊向日葵艾芬发文称,贵港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在手术台上用拳头猛击患者头部,该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12月21日,艾芬再次爆料,贵港爱尔眼科医院涉嫌贿赂公职人员。12月23日下午,贵港市纪委监委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调查组,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情况开展核查处理。同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成立的调查组初步认定,贵港爱尔眼科医院还存在其他严重违反集团规定的问题,应承担相应责任。
业绩增长暴露颓势
爱尔眼科是眼科赛道的明星企业,但近些年也逐渐暴露颓势。在刚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163.02亿元,同比增长1.58%;归母净利润34.52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2024年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57.56亿元,同比下降0.68%;归母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下降4.56%。
与此同时,爱尔眼科因频频并购而不断攀升的商誉减值风险备受关注。
爱尔眼科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审议通过《关于收购虎门爱尔、运城爱尔等35家医院部分股权的议案》,本次交易以自有资金支付,交易合计金额约为8.98亿元。35家标的医院遍布全国各地,涉及山西、广东、福建、甘肃、河北、天津等多个省市。从财务情况来看,此次收购的标的医院,多于2023年才实现盈利,甚至有些还未实现盈利。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指出,并购犹如一把双刃剑,它能够迅速扩大企业的业务规模并整合资源,同时带来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行业中拥有更显著的话语权。然而,一旦被并购的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导致需要计提商誉减值,母公司则可能面临沉重的财务压力。
2019—2023年,爱尔眼科商誉分别为26.38亿元、38.78亿元、43.17亿元、54.58亿元、65.33亿元,五年间商誉已实现翻倍。
业绩增长暴露颓势,资本市场也开始用脚投票。2021年7月,爱尔眼科总市值一度达3900多亿元,成为资本市场的“眼科茅”。而截至11月20日午间收盘,爱尔眼科总市值约为1425亿元,较高点已跌去六成。
中华网湖北综合经济观察报、红星新闻、九派新闻、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