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手机能充电 座椅可加热 武汉最美樱花车站焕新

湖北日报 2025-03-11 09:39:10

“手机能充电,座椅可加热,这哪是公交站,简直是迷你小公园,服务太贴心了!”3月1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珞喻路大黄村公交站,一大早来打卡的刘女士举着手机拍个不停。

大黄村公交站,被数十棵樱花树环抱,被网友誉为“武汉最美樱花车站”。当天,这座地标完成升级改造,开放迎客。

冬暖夏凉,候车体验“更贴心”

走进大黄村公交站,六边形花瓣造型的站台顶棚,像一片片散落的樱花,透明玻璃让阳光温柔洒下。候车的市民一边在站台给手机无线充电,一边抬头数着枝头的花苞:“这下等车变成享受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现,设计师悄悄埋了“小心思”——站台顶棚角度刚好框住樱花树梢,等花开时,站着等车也能拍出“人在花海”的大片。

站台硬件设施也全是“隐藏款”。加热座椅能“认冷”,天一凉就会发热;头顶无叶风扇和喷雾系统,夏天能吹凉风;座椅上方设置了无线充电装置,乘客可随时为手机充电;车站一旁的智慧公交屏幕上,实时更新车辆信息,方便乘客规划行程。

车站还配备了智慧环保公厕,这也是武汉市第一座配备卫生间的公交站台——自动除臭、净化、换马桶圈,内部还设置了自动报警装置,一旦发生人员晕倒或其他紧急情况,该装置可以发送警报,确保及时响应。

改造后的车站不仅美观,还更注重功能性。“站台长度增加了三分之一,还有无人售卖机、AED急救站、应急药箱、共享雨伞柜等一系列贴心设施,让乘客在等车间隙也能享受便捷服务。”项目建设管理方、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姗姗说。

十年筑梦,从“一棵树”到“一座城”

樱花车站的诞生,始于10年前的一场“不被看好的坚持”。

2014年,光谷虹景立交启动建设,团队提出在主干道种植樱花,打造城市樱花走廊的设想。

“珞喻路作为G316国道的一部分,是武汉市一条重要的主干道,西接黄鹤楼下阅马场,东连武汉新城,见证了武汉的城市发展。我们想把这条路赋予新的生命力。”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峰说。

想法提出后,当时有一些人质疑,觉得公交站满足基本功能就可以,不用搞得这么花里胡哨。

面对质疑,光谷自筹资金,于2015年在虹景立交两侧种下116棵染井吉野樱花。

“染井吉野,花朵单朵开放,每朵花都有独立花柄和花托,好看,花期较长,且与武汉气候相适。樱花先花后叶,冬天落叶让乘客晒太阳,夏天长叶供人遮阴,四季皆有用处。”黄峰说。

樱花娇贵,怕涝怕虫。光谷定期修剪管护,改良土壤排水,甚至为每棵树都建立健康档案。这份精细化管理,让樱花树存活率达98%。

2016年首开时节,粉白花海惊艳全城,大黄村公交站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

“10年前种下的是树,如今长成的是‘科技+人文’的城市名片。”黄峰说。

樱花为媒,武汉“春日请柬”已送达

“公交站成景点,体现的是武汉‘宠游客’的诚意。”随着樱花季临近,大黄村公交站被赋予更多期待。

现场,站台旁增设商业模块,咖啡亭、文创摊位与樱花树交织成休闲空间。“未来这里能买到樱花书签、明信片,把‘武汉浪漫’带回家。”杨姗姗介绍。这种“以商养站”模式,为全国公交设施升级提供新思路。

往年樱花季,树下草地总被踩秃。今年,光谷把秋冬修剪的树枝碾碎染色,铺在树下,既护住泥土,又像给樱花林打了条“花地毯”。“等花瓣落下,和这些碎木一起化成春泥,环保又浪漫。”工作人员介绍。

针对往年赏花拥堵的情况,站台新增分类果皮箱、文明提示牌,并计划招募志愿者引导秩序。“建议市民错峰出行,早8点前、晚7点后人流较少。”光谷正联合公交集团规划“樱花专线”,方便游客直达。

目前,站台后的樱花树已冒出花苞,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打卡。据介绍,光谷将继续推广特色公交车站,今年内计划改造10个,设定垂丝海棠、乌桕枫叶等主题。

“我们不做‘花瓶’,每个站点都要实用、好看、有故事。”武汉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在人流密集的地铁站试点“樱花连廊”,推动绿色出行与城市美学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江飞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66%)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