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不到,合作构想就变成了现实,武汉值得点赞。”2月18日,武创院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启动现场,所长马剑鹏感慨地说,“研究所从建设方案拟定到落户注册,武创院和东湖高新区全流程‘伴飞’,营业执照全程网上办、一周全办完的顺畅体验,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汉的诚意和效率。”
迈克尔·莱维特是最早对DNA和蛋白质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人员之一。2013年,他与马丁·卡普拉斯、阿里耶·瓦舍尔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莱维特来到上海,携手马丁·卡普拉斯的学生马剑鹏,创建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陆续研发出用于设计蛋白质的“OPUS”软件,以及面向分子动力学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在全球计算生物学领域打响名号。
为什么选择与武创院合作?马剑鹏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去年10月,马剑鹏来汉参加2024湖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与光谷生物城就开展合作进行交流。通过光谷生物城“牵线搭桥”,马剑鹏与武创院建立联系、初步相互了解。
去年12月27日,马剑鹏受邀来汉参加武创院生命科学仪器生态伙伴论坛,并以“基于AI新算法的蛋白质设计与生物测量——生命科学工具的创新与突破”为题作主旨演讲。“这次来汉,我希望加快推进和武创院的合作,尽快将迈克尔·莱维特教授这样的全球顶尖智力资源导入武汉,帮助武汉打造‘生命科学工具之都’。”
“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成立7年间一直聚焦基础科学研究,现在时机成熟了。我们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叠加武创院‘拨转股’的成果转化路径,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一定能‘创’出一片天地。”马剑鹏说。
莱维特表示,依托武创院的前瞻性定位,AI蛋白质设计研究所将充分发挥国际顶尖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开发多模态人工智能算法,构建完整蛋白结构设计与分析解决方案,以及创新药物智能开发、生物材料精准设计等领域寻求突破。
“我曾4次到访武汉,这座传统与创新交融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不仅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构建的智力高地,更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期待我们的合作项目不仅能推动武汉在AI蛋白质设计领域形成全球影响力,更能打造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人才培养高地和跨国科研合作平台。”展望未来,莱维特信心满满,“让我们共同见证这颗创新种子在武汉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为引领行业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