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良种,万担好粮。为加快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推广应用,促进优质稻大面积单产提升,黄冈市于2月13日出台优质稻品牌提升暨“种粮工程”示范行动方案,开启优质稻提质增效的新篇章。
一直以来,水稻品种多、乱、杂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优质稻产业发展。今年,黄冈市“种粮工程”示范行动按照优质稻品种“4+3”模式实施,即全市统一示范品种4个,分别为隆稻3号、珞红优1564、华夏香丝、果两优桂花丝苗,各县(市、区)自选示范品种3个,力争市级示范品种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辐射带动全市优质稻品种订单生产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黄冈是农业大市,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省第四位,产量连续12年稳定在50亿斤以上。此次黄冈市级遴选的4个稻种,均系稳产、广适、商品性好的常规优质稻和杂交优质稻品种。其中,隆稻3号、珞红优1564、华夏香丝均为湖北自育品种,被列入湖北省2024—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实现“鄂种鄂用”。华夏香丝连续两年入选省级公用品牌“江汉大米”主导品种。隆稻3号、珞红优1564和果两优桂花丝苗为去年黄冈市“看禾选种”选出的3个“冠军品种”,经受住了超长高温干旱天气的考验,产量在1300斤/亩以上,米质达到部标二级以上。
黄冈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种粮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实施,将组织有基础、有信誉、有实力的稻米加工企业和种植主体,实行多点示范,发展订单生产。市级将积极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并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市场主体实施优质稻品种示范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