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竹溪一中:一校田埂半校香 劳动课堂趣无限

中华网湖北 2025-05-15 08:42:45

当物理杠杆原理遇见传统镰刀收割,当生物课本的“油菜结构图”变成田间的颗粒归仓,一场知识与实践深度交融的劳动课在竹溪一中的劳动基地展开。5月14日,竹溪一中将课堂搬到油菜田,500余名高一学子在四余亩金黄的油菜田里,上了一堂“脚踩泥土,手捧热汗”油菜收割劳动实践课,将“颗粒归仓”从课本概念变为热气腾腾的青春行动!

躬身实践,田间课堂学真知。清晨的阳光洒满田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劳动基地。活动开始前,该校劳动教师谭璋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油菜的生长周期、收割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从如何正确使用镰刀到捆扎油菜秸秆的步骤,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跃跃欲试。随后,各班划分责任田,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劳动竞赛。弯腰、割秆、码放、打捆……起初略显生疏的动作逐渐变得娴熟,金黄的油菜田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协作的欢声。

汗水浇灌,感悟劳动艰辛与价值。“以前只觉得油菜花好看,没想到收割需要这么多步骤,每一粒菜籽都来之不易!”高一(10)班学生王子卓在休息间隙感慨道。烈日下,同学们额头沁满汗珠,手掌磨出水泡,却无一人轻言放弃。他们或蹲身收割,或合力搬运,或细心清理田垄,亲身体验“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不少同学表示,这次劳动让自己深刻理解了粮食的珍贵,也体会到父母日常劳作的艰辛。活动期间,学校还将劳动实践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生物老师现场讲解油菜的植物结构,地理老师分析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语文老师鼓励学生用文字记录劳动感悟。活动结束后,各班还将围绕劳动体验开展主题班会,分享心得并评选“劳动之星”。

“这堂课没有铃声,但每一粒归仓的菜籽都是成长的钟声——我们想培养的,是手能提笔、肩能担粮的新时代答卷人。”该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海波说道。

夕阳西下,四余亩油菜田在师生协作下顺利完成收割,近700公斤油菜籽将经晾晒加工后用于校园食堂食用油供应。这场充满泥土气息的实践课,不仅让劳动教育从文件走向大地,更让青春在与土地的对话中,读懂耕耘与收获的人生哲理。竹溪一中将持续深耕劳动教育沃土,让“崇尚劳动、尊重创造”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讯员:吴星)

  责任编辑:黄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