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车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分享活动吸引了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大二学生杨振宇以“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调试与维修”为主题,通过实物拆解、动态演示和智能控制终端操作,展示了智能制造技术与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的深度融合。
在动力电池组展示环节,杨振宇不仅讲解了传统构造,还借助平板电脑调出实时监测界面,分享《传感器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案例,通过分布式传感器和边缘计算技术,智能算法能预判电池健康状态。演示时,他有意制造电池组的电压异常,智能制造系统随即触发自检程序,并生成三维热力图,令在场学生惊叹。
谈到驱动电机总成,杨振宇引入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是数学建模与自动化控制的结合,现场拆解控制器外壳,讲解《电气控制与PLC》课上设计的逻辑模块在电机的转速闭环控制中的应用,以及《电机装配技术》课程训练的精准定位技术对保障电机装配精度的关键作用。在整车控制系统部分,杨振宇打开自主设计的模拟平台。展示智能制造产线的数字孪生系统与车辆运行数据实时联动。他介绍,三电系统的可靠性验证已突破传统台架测试模式,借助虚拟调试技术,可在量产前完成百万级工况模拟。
杨振宇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表示大一时曾被IGBT模块电路图难住,但通过坚持每晚在实训室多拆装一次线束,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他展示的288页手绘电路图与故障树分析笔记,令同学们惊叹。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认识到顶尖技术源自千万次的练习,立志在明年大赛中登上领奖台。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北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聚焦汽车智能制造领域,构建传帮带的特色教学模式。此次技术传承活动是职业院校“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创新实践,为新一代工匠的成长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