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银行 房产 保险 财经 创投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小屏幕”撬动乡村振兴“大棋局”

河北网电 2025-04-25 16:04:27

去年以来,肥西县积极开设书记直播间,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情熟、公信力强等优势,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宣传推广全县特色农产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3月26日上午,安徽省肥西县柿树岗乡中洋里文化街热闹非凡,“书记三人行”助农团队首次将直播间搬到街头,村民们将自家的农产品整齐摆放,统一展示。截至目前,高智等3名村书记直播近300场,线上销售产品200余种,带动网络平台销售额超200万元。(4月1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当基层干部从会议室走进镜头前,当土特产从背篓筐跳上快递车,这场发生在田埂上的“数字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中国乡村的命运轨迹。

好货上桌先挑“硬菜”,选品要过三道关。直播带货不是菜市场摆摊,不能有啥卖啥。得像饭店点菜,先挑出几道“招牌硬菜”。要请农业专家当“品鉴师”,把本地特色农产品里品质最稳、故事最鲜、包装最靓的挑出来。比如口感独特的山货、手艺传承的腌菜,这些带着泥土香的“土宝贝”才是直播间的“拳头产品”。别让烂大街的货架商品挤走了真正的好东西,把直播间变成展示乡村风味的“云端橱窗”。

镜头前要会“吆喝”,更要会“唠嗑”。村书记直播不能学网红扯着嗓子喊“三二一上链接”,得学会蹲在地头和网友唠实在嗑。讲讲这筐桃子的种植户老李家供娃上大学的故事,说说那罐蜂蜜是山腰上七十岁老蜂农的匠心手艺。镜头跟着书记走果园、进作坊,让网友隔着屏幕闻到果香、听见蝉鸣。这样的直播不是卖货,而是带着城里人“云赶集”,在烟火气里建立信任,卖出去的是产品,留下来的是乡愁。

搭台不能靠“单打”,得找专业“搭把手”。村书记再能干,也不能既当主播又管售后。得请来懂运营的年轻人组建“智囊团”,像剧团分工那样各司其职:文案策划写脚本,技术小哥调灯光,客服团队盯物流。还要和快递公司谈合作,让山里的鲜货坐上“冷链专车”;跟包装厂设计带着竹编元素的环保礼盒。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书记只需专注做好那个挽着裤腿、晒得黝黑的“乡村代言人”。

流量来了别“昙花”,长效机制要“扎根”。一时热闹的直播像放烟花,乡村振兴却要细水长流。得把直播间变成“乡村孵化器”:培养返乡青年当“新生代主播”,把直播间搬进田间学校的课程表;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让每个扫码都能看见种植户的笑脸;开发“云认养”模式,让网友手机种菜、线上养鸡。当流量沉淀为口碑,爆款升级为品牌,手机屏幕里长出的就不只是订单,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别让屏幕隔开心,线上线下要“串门”。直播间再火,不能代替走家串户的脚步。播完一场,书记得带着成交数据去老乡家坐坐:哪家果子卖得好,明年带着乡亲们扩种;哪款腌菜差评多,组织手艺人改良工艺。更要拿出部分收益修整村路、资助学生,让老乡们亲眼看见直播带来的变化。当线上流量反哺线下生活,手机里的热闹才能变成心窝里的热乎劲儿。(作者:张克宁)

  责任编辑:中华网湖北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