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湖北
English
湖北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湖北地方站首页 > 要闻 >

林药、林菌、林茶、林旅复合经营 十堰林下经济年产值超百亿元

林药、林菌、林茶、林旅复合经营 十堰林下经济年产值超百亿元
2025-03-12 10:08:41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许应锋通讯员李镇海郭军孟莹

挥锹铲土、培土围垄、提水浇灌……

2月28日,十堰市茅箭区东城开发区胡家村杨皮沟,2600余名干部职工栽下6800余株树苗,为车城再增一抹绿色。

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肩负着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十堰坚持以林长制为统领,在扩绿、护绿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蹚出了一条全域植绿护水、“兴绿”生金的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该市“十四五”以来累计栽植各类苗木超3500万株;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752万亩,年产值过百亿元。

压实“四责”

3521名林长促林“长”

“老胡,这一大堆枯枝有点多,得清理一下。”3月6日早8点,林长周光宏和两名护林员开始了一天的巡林工作。

周光宏另外一个身份是郧西县国营佘家湾林场场长。该林场地处郧西县城南郊,涉及3个行政村,面积6.4万多亩。

“看似是进山转转,其实责任大、任务重。”周光宏边说边干,花了20多分钟才将枯枝清除干净。

周光宏介绍,每天都组织护林员常态化巡林,每次两到三人一组,主要任务是森林防火、防侵占林地、乱伐林木、病虫害防治等。

“春季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植树。”周光宏说,今年计划植树300多亩。

为推动林长制落地见效,十堰2021年率先在全省设立市、县(区)、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设立林长3521名,周光宏就是其中一员。

十堰构建“林长+三员”(林长+联络员+林业员+护林员)工作体系,联络员负责提示、联系、衔接、记录林长巡林情况,林业员负责宣传普及林业政策法规,护林员负责将管护责任明确到每个山头地块。

十堰在市本级和县市区相继成立林长制工作机构,压实林长“明责、知责、履责、尽责”体系,优化林长制考核办法,并探索建立“林长+警长”“林长+河湖长”“林长+检察长”等工作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024年,十堰四级林长累计巡林超5.2万次,解决重难点问题490多个。

以林长促进林“长”,助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2024年,十堰全域水质、空气质量均达历史最好水平,荣获“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

扩绿护绿

4年栽植苗木超3500万株

“滴!滴!滴!”3月6日,在郧阳区城关镇堰河村六组的半截岩,随着一台无人植保机起飞,刺槐、木荷种子从空中撒向350亩山体。

堰河村紧挨汉江。该村半截岩山体,岩石裸露,土薄地贫,早年种植马尾松,结构单一。近年,马尾松林因感染虫害逐渐退化。

十堰市林科所所长全建州介绍,此次无人机飞播的木荷和刺槐,均属阔叶树种。刺槐生命力顽强,易于存活;木荷四季常绿,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价值。通过改变植被结构,促使山体树林演替为针阔叶混交林,从而实现山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功能提升。

“无人机飞播造林,省时又省力。”全建州说,过去在陡峭山体上播种植树,350亩山林要三四十人耗费三四天,现在用无人机飞播,仅一天时间就完成播种任务。4月初,将对飞播效果进行成效评估。

目前,该山体修复已入选湖北省科技厅“丹江口水库库周退化植被近自然精准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研究”项目示范区。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

近年来,十堰坚持把水源区生态保护、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全域扩绿护绿。2024年,十堰完成营造林94.57万亩,完成林相季相改造33.51万亩;全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现场会在十堰召开。

关键词:十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