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颗胶囊,躺一会儿就做完了胃部检查,和以前做胃肠镜相比,真是太舒适了。”11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市民王女士做完胃检后,连连点赞。
王女士做检查用的设备叫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镜,是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也是全球首台同时拥有自动检查、自动阅片、自动报告的磁控胶囊内镜。
“目前这款最新的产品已进入了全球超百家医疗机构,包括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法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安翰科技市场总监涂超说。
4小时可完成60例胃检
传统电子胃镜检查一直是许多人的“噩梦”,不仅过程痛苦,还需提前预约、排除禁忌证,很多患者望而却步。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镜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安翰科技研发中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胶囊内窥镜——外形就如一粒普通的药物胶囊,表面光滑,长约2.5厘米,直径不足1厘米。内部有小灯泡和微型摄像头,小灯泡进行照明,摄像头负责拍照,还附带无线发射器。
受检者吞下胶囊内窥镜后,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一键开启自动检查模式,设备便按照系统程序,上下、左右、前后移动,进而控制胶囊内窥镜在患者胃内运动,拍摄胃部情况,并将图片发送到控制系统中。
8分钟左右,检查完毕。将图像传输到云端,3分钟左右,系统就自动出具了一份详细的胃部检查报告。
“该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一名医生可同时操作三台设备,4小时可完成60例胃部检查,大大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检查完整性。并且受检者无需麻醉,随水吞服即可,身体没有任何感觉,免去了传统电子内镜插管的痛苦。”涂超介绍。
完成胃部检查后,磁控胶囊将进入肠道,受检者正常生活工作,其会随着代谢排出体外。
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病灶
一例胶囊内窥镜完成胃部检查会产生数千张图片,若再继续完成小肠检查往往会产生数万张图片,医生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阅片,如果问题较多,时间还要更久一些。
为此,安翰科技团队创新性整合自研技术与先进算法,研发了胶囊内窥镜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软件,不但能自动精准定位消化道结构,还能识别病灶,快速分析影像并生成结构化的检查报告,医生只需复核结果即可。
研究显示,该智能阅片软件对消化道阳性图片识别的灵敏度可达99%以上,通过该算法医生诊断胃+小肠的平均阅片时间从96.6分钟缩短为5.9分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
“该技术无痛无创,尤其适用于拒做或无法耐受传统胃镜的患者,比如老人、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胶囊内窥镜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上海瑞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邹多武教授说。
据悉,目前临床上使用胶囊内窥镜最小受检者8岁,最大的有90岁。
可远程全流程自动检查
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镜还可以进行远程全流程自动检查。一名远在上海的受检者通过该系统检查胃部,武汉这边的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检查过程和结果。
“可以帮助解决基层医院体检中心医疗资源匮乏和诊断能力不足的问题,服务于更广大的人群。”涂超说,安翰科技还在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通过移动检查车及5G等方式,将服务延伸到更偏远的地区。
截至目前,安翰科技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获得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的磁控胶囊内镜企业,拥有600余项全球专利,其中50%以上为发明专利。
除了智能模块化磁控胶囊内镜,安翰科技的磁控胶囊内镜系列产品,已累计服务超过百万人次,产品进入国内外超千家医疗机构,其中国大陆百强医院覆盖率近80%,同时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年均增长超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