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区域 文旅 教育 财经 房产 商会 三农 健康 生活 报料 更多

湖北工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探秘千年溶洞纸艺,青春智慧守护非遗瑰宝

中华网湖北 2025-07-19 16:43:10

7月15日至19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纸韵新生,文化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开展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非遗探秘之旅。青年学子们走进世界唯一的溶洞造纸工坊,对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用科技智慧为古法造纸注入新生力量,让千年纸魂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溶洞探秘:指尖触碰千年匠心

步入石桥村纸街,蒸煮麻料的热气与抄纸师傅娴熟的操作,直观展现了传统造纸技艺。在溶洞工坊内,恒温泉水营造出独特的造纸环境,匠人们弯腰专注劳作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队员们系统观摩了蒸煮、漂洗、打浆、抄造等繁复工序,切身感受到传统造纸技艺的复杂性。

最令队员们惊叹的是花草纸的制作过程。在师傅的指导下,他们学习将野花细草精心嵌入纸胎,再覆以薄浆,一幅幅独一无二的“自然画卷”在阳光下逐渐成形。“每一张纸都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匠人智慧的结晶。”队员余孟怀轻抚作品,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千年温度。

对话大师:半生坚守诠释纸魂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兴武弯曲的食指,记录着一段坚守的故事。“那晚赶工打浆,锤子落下时一片漆黑……”王老师平静讲述多年前断指往事,却让队员们红了眼眶。面对工业冲击,他坚定地说:“这是老祖宗传下的手艺,得守住!”这份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的坚守,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更让队员们振奋的是迎春纸的科技突破。经过七百余次试验,王老师成功研制出pH值稳定在7.5-8的弱碱纸,其耐久性可达1500年,成为全球唯二的古籍修复用纸。当听闻迎春纸已走进故宫与大英博物馆时,队员张雨婷深受触动:“一张纸竟能扛起文明传承的使命。”

科技赋能:青春智慧续写纸韵

面对古法造纸160余种创新纸品标准化难题,材料学子提出建设电子数据库的构想,系统收录纸张成分、厚度等物理特性,推动工艺数据化。团队指导老师朱师云教授表示,将把原料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分析,全力攻克相关技术瓶颈。王兴武老师对此充满期待:“老祖宗的手艺需要科学助力才能走得更远。”

薪火相传:非遗新生未来可期

在纸艺展览馆,队员们近距离观赏了种类丰富的花草纸、皮纸等传统纸艺品,感受其独特的纹理与工艺魅力。 指导老师还向队员们分享了一个生动故事:一位学设计的女学生曾用这些纸拼贴成绝美的画作。她说:“这些纸本身就有生命和故事,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通过此次深入实践,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子们深刻领悟到: 非遗技艺的永续传承,既需要匠人倾注生命的执着坚守,更离不开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未来,湖工大材化学子将把石桥村的匠心感悟与调研成果带回实验室,聚焦古法造纸技艺的关键环节,探索科技赋能传统工艺新路径,这份青春的探索与实践,定将助力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通讯员:邱天赐)

  责任编辑:黄薇

相关新闻